首页 > 都市言情 > 郡主在上,冷峻夫君娇娇养 > 第17章 交换庚帖

第17章 交换庚帖(2/2)

目录

李文清一直态度和气,但言辞内容却针针见血,问的全是卫知白的短处。

金娘子摸不清她什么意思,斟酌地说:“普通人家盖茅草房、泥瓦房的都有,不过泥瓦房盖起来起码得好几个月,草屋只要半个月。”

这是在点李文清,官府征收未婚者税金的事。

“没什么别的要求,让卫郎君拿主意吧。”

金娘子一喜,掏出卫知白庚帖和一折空白红纸,拿给李文清。

“这是卫郎君的庚帖。”

周家有两个读书人,因此家里备着一些笔墨,用起来也很方便。

李文清拿起毛笔,手似乎还带着原主的肌肉记忆一般,写出来的字竟还算不错。

金娘子小心的接过李文清的庚帖,眉眼舒展地跟周家人告辞,去给卫知白回话去了。

男女交换了庚帖后,一般会压在家里灶神下,看看三日内家中是否安宁。若是不合,则以碗碟无故破碎为提示。

李文清和卫知白双方都没有自己的住处,因此不必讲究这些,换个庚帖也就相当于定亲了。

闪婚这种事对于李文清来说,相当的刺激。

但是在古代环境下,似乎又是男女婚姻的主流,多数人在定亲前都没见过对方。

李文清能自己选择,还多亏了天时地利人和三样齐全。

还好那小女孩聪明,知道那是信物,立刻返回告诉了卫知白。

金娘子走后,周家隔壁几户在家的妇人都跑过来串门,议论起李文清被官媒说亲的事。

“那文姑娘啥来头?”

“我知道,北边过来逃难的,路上还被难民抢了,差点交代在路上。”

“那也没啥特别的啊,咋一来就被卫家老二看上了?”

“你没听说?卫老二救了她一回,前天杨氏就上门讨人,被赶回去了。”

“她不答应,杨氏没闹?”

“谁知道呢,兴许就是摆排场。这不,今天请了官媒来说。”

“那官媒真气派,穿得好用得好,还能吃官粮。”

“那得祖上争气,咱们都别想了。”

“哎哎哎,你们看清她头上带的啥了吗?太阳底下还发光呢,一晃一晃的,还有这么长的耳坠子。”

“请这样的官媒,得三四百个钱吧?”

“我看起码得七八百!”

“呀,真是遭天谴的,咋这么使钱花,还没成亲就败男人的家。”

王老太眉毛一抽,一把米糠撒过去,大声吼道:“你刚说啥,我咋没听清。哦,你说你家穷,穷得心眼都变小了?”

李文清听了半晌,噗嗤一笑。

这王老太咋越看越可爱。

几人头上都落了米糠,但是谁也不敢跟王老太争论。她年纪大还泼辣,万一吵起来躺地上了,肯定被讹一大笔。

“你们家就一点事没有?还不赶紧走。”

“走了走了。”

几人心里气得很,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跟她呛声,哗地一下就散了。

媒婆见到卫知白后,将李文清的话转达,还将她的语气、神情都一一说出。

卫知白谢过媒人后,按约定封了一两银子给她,才贴身收起李文清的回帖。

一两银子是还不算全部的谢媒钱,通常媒人要将男女婚嫁的事情从头跟到尾,包括日后婚内协调,及合离事项。

送金娘子回了镇子,至此两个人的婚事,就稳稳的定了下来。

说让他拿主意,那就是默认要个茅草屋也行。但卫知白不打算这么寒酸,娶媳妇是大事,必须都得最好的。

需要准备很多东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