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家超市通古代 > 第32章 信收村名字的由来

第32章 信收村名字的由来(2/2)

目录

“我看咱们信收村应该既不缺乏青壮年劳动力,也不缺乏可以耕种的土地,那为何大家的生活条件却如此之差,难道这庄子里的青壮年,多数都是游手好闲之辈不成?”

“唉,少爷您这可就误会我们了,别的不敢说,但我老陈可以保证,咱们信收村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绝对没有任何一个是游手好闲,混吃等死之人。”

看到李盛安的表情有些不悦,陈丰年连忙回答道。

“既然村民们都很勤劳,信收村又不缺人,不缺地,那为什么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听了陈丰年的解释,李盛安感到更加疑惑了。

“唉,少爷你有所不知,”

陈丰年叹了一口气,然后继续说道:

“咱们信收村虽然不缺乏用来耕种的土地,但是咱们庄子周围的土地却并不肥沃。

同样是一亩地,我们每年能产出的粮食,相比长安城周围的大多数村庄都要少上1—2成。

再加上信收村,距离长安城有差不多五十里远,甚至最近的官道距离我们都有十几里的路程,大家想要进城去谋个差事,或者把自己家中养殖的家禽卖到城里去都很不方便,这些才是导致咱们信收村很难发展起来,大家的日子很难过好的几个最主要原因。”

“哦,原来是这样。”

听了陈丰年的解释,李盛安点了点头。

刚才,他骑电动车来信收村的时候,都觉得这庄子实在是有些偏僻,更不要说让这些村民们徒步走去长安城了,在这个交通极其不发达的时代,信收村的这种地理位置,的确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整个村庄的发展。

“对了,老陈,为什么这个庄子要叫信收村。”

李盛安又有些好奇地问道:

“这个名字的风格和其他的村庄差别好像有点大呀。”

“哈哈,信收村这个名字听起来确实有些奇怪。”

听到李盛安的这个问题,陈丰年笑了笑。

“我曾经听我的爷爷说过,信收村有着800多年的历史,之所以会叫这个听起来有些奇怪的名字,是因为在西汉初年,大将军韩信在路过这片区域的时候,顺手灭掉了一帮土匪,收取了这片土地的实际控制权。

后来为了纪念韩信大将军,在这里生活的百姓就把村庄的名字改成了信收村。”

“好家伙,这么一个小村庄,居然有800多年的历史,而且村名居然也沿用了800多年。”

李盛安有些惊讶地挑了挑眉。

“其实,自从咱们大唐王朝建立后,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想要给信收村更换一个读起来更加顺口的名字。”

陈丰年继续说道:

“不过信收村这个名字在官府都是有记录的,如果我们想要更换村庄的名字,那么还要去官府申请和报备。

但是现在,整个庄子里连一个读书人都没有,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去官府申请,才能更换掉现在的这个村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