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511章 大汉各州郡势力(九)

第511章 大汉各州郡势力(九)(1/2)

目录

凉州地处蒙古草原、青藏高原和西域的交汇地带,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草原文化、雪域文化融汇之处。

东汉中期开始,羌人走出青藏高原,东迁到了西域一带,与凉州本地汉人时常发生冲突,导致西羌反叛此起彼伏,持续百年之久,极大的损耗了汉王朝的国力。

东汉时,凉州共有武都郡、陇西郡、汉阳郡、安定郡、北地郡、武威郡、金城郡、张掖郡、张掖属国、张掖居延属国、酒泉郡、敦煌郡,十二郡国。

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大汉实际上掌控的只有汉阳郡、安定郡以及半个陇西郡。

近两年多的时间,凉州刺史马腾任用李牧、赵奢为将,连续收复整个陇西郡,金城郡以及武威郡。

汉王朝在凉州的统治有了明显上升的趋势。

凉州之所以如此之乱,归根结底还是百年羌乱造成了羌人与凉州本地汉人以及大汉朝廷之间的嫌隙。

羌人虽然整体战斗力不如汉军,却也无法彻底消灭他们。

羌人一旦遇到汉人的官军围剿,作战不利后,会立刻躲进青藏高原。面对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汉军将领也没有应对之策。

原本历史中的东汉末年,凉州显得尤为混乱,反叛的不止是羌人,甚至许多当地的汉人大族亦参与其中。

反叛者有之,称王者有之,勾结异族者有之,挟众叛乱者有之,割据一方者,更是比比皆是。

如此混乱的局势下,涌现出了一大批军阀,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割据势力,有的甚至长达三十余年之久。

除了东汉朝廷始终无法解决百年羌乱外,还有就是相比于西汉时期,东汉政府对凉州的重视程度下降许多。

西汉武帝时期,曾经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同时对凉州进行大力开发。

为了对付匈奴这个汉王朝的北方大敌,汉武帝移民西北、戍边屯田、兴修水利,将凉州打造成了一片沃土,有效的阻断了匈奴和西域各国、羌戎间的联系。

然而到了东汉光武帝复国后,匈奴的势力大幅度减弱,甚至内部分裂为南、北两大势力。

南匈奴内附汉王朝,成为大汉抵御游牧民族的北方屏障,北匈奴在汉王朝与新崛起的鲜卑等游牧民族的联合打击之下,最终离开蒙古高原,西迁到了中亚及东欧地区。

汉王朝的北方大敌被灭,凉州作为阻挡匈奴与西域、羌人等交流的战略要地,重要性自然而然的大大降低。

加上凉州又比较贫瘠,东汉中期开始对这里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最明显的事情,就是东汉取消了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的撤销,标志着东汉放弃对西域的管理,同时没有西域都护府的牵制,也让凉州羌人更加的为所欲为。

其实,东汉朝廷取消西域都护府也是无奈之举。

一来,当时的东汉国力已经明显有下滑的趋势,与羌人在凉州的多年战争,财政支出巨大,国库空虚,难以继续承担西域的军事和行政开支?。

二来,随着威震域外的大汉名将班超的去世,他的继任者无法处理西域问题,反而造成西域都护府与西域诸国战火不断,混乱不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