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反(2/2)
“全军衔枚而进!斥候再探。”
……
河西节度使领着突厥大军,心中愤懑不平。他从前跟随齐行简征战四方,战功赫赫却不提,全家男儿也尽从军征,家中儿郎报国殉难的,更有三十六人。
他二女,曾为国和亲。
他平定大周祸乱,居功至伟,仅次于齐行简而已。
可是朝廷回报了他什么?
齐行简要兵,他二话不说,交出了手中兵权。朝廷要制衡藩镇,他也主动上书辞去了节度使之职,回老家做个清闲国公。
即便如此,还有竖阉嫉恨他功高,在圣人面前,污蔑他与外族勾结!圣人诏他入长安辩白,只是他哪里敢闯那龙潭虎穴?
今上惯爱玩制衡手段,以宦官制朝臣,最听那等阉人搬弄是非,一旦入京师,他便如笼中之雀,插翅难飞!倘若如此,倒不如举兵造反,还能杀出他一条生路来!
思绪至此,河西节度使眯眸眺望,此间河谷两岸皆山,当中为一孔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是设伏的好地方。
他对突厥可汗道:“大汉,此际关中空虚,兵马尽往西域,咱们只消尽快拿下萧关,长安覆手可得。再以萧关为凭,据此等险地,即使齐行简回师,也只能望陇兴叹。”
突厥可汗闻言笑道:“若非有君为本汗指点虚实,怕是还被周帝蒙在鼓里。如今,纵使齐行简归来,又有何惧哉?”
话音未落,喊杀声震天!
可汗瞳孔一缩,遥遥望去,伏兵宛如一道钢铁洪流,大纛猎猎随风,肆意飘扬,上书主将姓氏——
正是一齐字!
……
陇西大捷的消息传回,人人讶异于河间郡王行军其疾如风,侵略如火。同时又欢欣鼓舞,长安之困已解!
消息传到禁宫中,许如是听了也有三分笑。虽然危机犹未解除,吐蕃、突厥还未肯退兵,但齐行简必然是要回师长安的。
她抚着小腹算着日子,齐行简若回得早些,还赶得上幼子出世。
说来,自从又有人造反。许如是心里就不踏实,想起从前菩提心被落下的,对许宸和贺兰氏始终不大信任。借口与太子妃交情,索性留在东宫,躲个清闲。
东宫被太子妃经营的水泼不进,贵妃的手再长,也伸不进这里来。
这日她与太子妃正聊得欢喜,忽然听闻圣人身边大监有请公主。
来的是与贵妃交好的大监。
许如是立刻心中一凛,一时冷汗涔涔。
想起从前宋皇后——假传圣旨,操控禁宫。
齐行简就要回来了。她可没忘记,留她在宫里,是要做什么。
贵妃这是要重演宋后之故事么?
还是——圣人的意思?
太子妃心思灵慧,镇定道:“如娘,你如今身子不适,不便走动,要延请太医来,想必圣人也能谅解你的难处。你且在东宫等着,我去与大监复命。”
私底下却打发人去衙门找太子。
许如是心领神会,这是要借病拖延,捂着小腹面色煞白:“我腹中绞痛,有劳嫂嫂了。”
许如是得了喘息之机,却并不觉欣喜。若是贺兰氏擅作主张便罢了,若……真是圣人病中的意思呢?
许铄,真能与圣人抗衡么?
思索之间,许铄尚未至,反倒是另一个圣人心腹大监——这位大监,却绝不是贺兰贵妃能够请动的。他在太子妃陪同下入内。
许如是躺在榻上,太子妃握住她手时,已经是一片冰凉。许如是对着二人强笑道:“恕我身子不适,不能起身接旨,还请阿翁恕罪。”
大监望着许如是惨若淡金的颜色,微微叹道:“阿家不必如此。圣人说,既然有疾在身,那将身子将养好了再去,也是一样的。”
许如是心中一个咯噔。
圣人说:有疾在身?这一会儿的功夫,她装病的消息能传到许宸耳朵里么?
许宸是铁了心了,不论如何,都要以她为质么?
※※※※※※※※※※※※※※※※※※※※
本来以为可以完结,结果并没有……
下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