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沈复深,你是谁?(2/2)
莫不是已经被追兵发现,遇害了?
这个念头突突突地在燕仪脑中闪过,心里头害怕得紧。
可天下之大,她还去哪里找他?
更何况,如今半个县城的人都知道沈复深杀了人,饶是知县想把事情压下来,也无济于事,恐怕沈复深即便回来,也不能再为当地百姓所容了吧?
燕仪养伤期间,没怎么出门,成天躺在床上胡思乱想。
归山堂的伙计有时候会来给她带点衣食补品,郑掌柜也偶尔会来看她,跟她吐一吐最近生意上的苦水。
那归山堂里面抬出两具陌生人的尸体,光天化日之下
,是好多人亲眼瞧见的,谁还敢来这里吃饭?
再加上燕仪又不在,店里少了主厨,更加没有顾客了。
等到两个月以后,何氏和刘柱子、燕子回家来时,归山堂已经许久没有开一笔张了。
这时燕仪的伤已经好了差不多,她不想让家人担心,故意将事情说得轻描淡写,但何氏看到她胸口那道疤痕,还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你一个姑娘家,还未出阁,身上便多了这样一道疤,可怎生是好?”何氏哀怨地抹泪。
刘柱子搂着她的肩,不停安慰。
燕仪却在出神。
大家都以为,燕仪是因为沈复深的离去而伤心,但其实,她心里却在盘算着,怎么把归山堂的生意重新做起来。
她想了好几天,又出新菜品,又搞大酬宾,还是无人问津。
一个月的流水比东街生意平平的阿娟饭馆和宋嫂牛肉汤店还少。
再这样下去,连伙计的工钱都要付不出了。
燕仪特地雇了辆马车,去了趟云间城,想去看看那边大城市里,生意好的酒楼都是怎么做事的,扬长避短、汲取经验嘛。
去“偷”了一天的艺之后,燕仪忽然萌生一个念头:我为什么不把归山堂开到云间城里来呢?
既然吴山镇的百姓因为楼里死了人,嫌晦气不肯再来,那么为什么不换个地方重新开一家?
云间城是方圆百里最大的城镇,不光是经济重镇也是交通枢纽,不管是北上燕国,还是南下京城,甚至东边的海商想去西域做生意,都得从云间城里过,不管是人流量还是经济水平都远超小小的吴山镇。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店面自然也要往大处开!
燕仪在回家的路上想到了这一点,乐不可支,当即叫车夫调转马头,往归山堂奔去。
这一天归山堂又没什么生意,郑掌柜早早让人打了烊,准备回家抱老婆孩
子去。
燕仪风风火火下马车来,一把将他拉回柜台,兴奋地说:“老郑,咱们去云间城!”
郑掌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不是刚从城里回来么?”
燕仪兴奋地大叫:“我是说,咱们都去!”
她赶紧叫住几个准备回家的伙计和帮工,说:“咱们大家伙儿,把归山堂搬到云间城里去!”
燕仪的行动力飞快,有了想法马上就要去做,洋洋洒洒列出一张计划表,派人去选铺面、谈价格,又叫来商行的人估价,将这座归山堂以市价盘出去。
恰好云间城的青雀街上有个绸缎庄,铺面很大,上下足有四层,因老板的儿子赌钱输光了家产,不得已低价急售。
郑掌柜赶紧过去谈了价格,签了合同,几天后就把楼给清了出来。
这绸缎庄的装修很是雅致,只消把一楼的几块门板拆了,做成一个大客厅,又把后院的仓库通了下水管道,急功慢活地砌出三个灶台,就做了厨房。
二楼原本就是雅间,郑掌柜请了师父稍微改装一番,做成了包厢。
至于三楼四楼则麻烦一些,本是绸缎庄老板一家子住的,燕仪决定拓展业务,将这两层楼改装成了客房,三楼是普通标间,四楼做成总统套房,极尽奢华。
木匠师父们听了傻眼:“啥叫总统套房?”
燕仪回答:“你们把它怎么豪华怎么弄,弄成皇帝来了也住得的样子,不要担心花钱。”
如此大费周折地重新装修一通,两个月后,归山堂重新开张,排场盛大。
有在吴山镇时期揽客的手段和经验,燕仪对新酒楼的经营十分得心应手。
区区一年功夫,就把新归山堂做成了云间城最大的酒楼。
她在城里买了处小宅子,把母亲和燕子都接到城里来住,刘柱子的采买批发生意也做到了云间城来,一家子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