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2/2)
“不用追了,它抢去的只是后面的部分,前篇还在!”我朝高玄乙喊道。
我的话音刚落,墓室忽然颤动起来。我立刻闭上嘴。颤动越来越猛烈,四周的木条接二连三发出难听的嘎吱声响,上方不少土砾从木头缝隙里漏下来。有那么一瞬间,我还以为是自己喊高玄乙的声音太大,声波太强,引起了“土崩”。很快我意识到,这样的颤动根本不可能是因为我的声音,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事情,遇上这种情况,要么是地震了,要么是墓里某个自毁机关被我们或者被刚刚跑出去的毛猴子无意间启动了。
“快出去!”黑鼠这次总算没有犹豫,扶起我就往外跑。
高玄乙跌转回来,从黑鼠手里将我接了过去。我们一时间想不出该怎么回到来路,只能沿着甬道往前跑。
身后一声剧烈轰响,我的耳朵又一次出现了耳鸣。我寻着轰响转过头去,身后的墓室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叠影,我有点头晕。
我闭了闭眼睛,再次睁开,叠影消失了,墓室周围的木条墙面开始上下左右地晃动。甬道里全是扬起来的尘土,吸进肺里的都是沙子。飞沙扬土中,我依稀看到几个黑色人影从土里爬了起来。
视线虽然很模糊,但不难分辨,上下左右,爬起来的人影一共有八个。在此之前,这八个人影应该一直都趴在甬道下面,想起我们先前在甬道里来来回回地走,不停从它们上方踩过,竟然没把它们惊出来……
墓室那一块是震动最强的区域,也是尘土扬起来最厚的地方,八个人影在其中半隐半现,它们站成四组,每两两一组,晃晃悠悠地躬下身去,将墓室最底部四根梁柱顶到了肩上。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彻底震惊了。我看到墓室被这八个瘦削削的人影抬了起来,一步一步在我的注视中往远处移动。
起初我一直觉得这几个人影走路的姿势蹒跚且古怪,每个人影的个头看上去也要比正常人矮上一大截,当他们移动到尘土稍微薄些的地方,距离我最近的两个人影终于显现出本来面目,偶然间我看到他们的下半身,才发现这些人全都是膝盖着地,用大腿在支撑着行走。在他们脚踝的位置,有一个近似于圆形的黑色空洞,暗红色的血从里面流出来,融进泥土里,变成更深的黑红色。
这些人将身体躬成一个畸形的弧度,头整个垂在胸口里,就算是没有尘土遮挡,我也完全看不到他们的脸,只能看见他们走过后,地上留下的一条条黑红色血线。
不知什么时候,前方打开了一道巨大的石门,门只有右边半扇是全开的状态,左边部分半掩着,门后面是一片漆黑的混沌。
这是石室里的鬼门……
当我想起这扇眼熟的石门时,那八个躬身跪行的人已经抬着墓室走进了石门之中,石门缓缓关上了。甬道里震得更加厉害起来,我被剧烈的晃动甩到了地上。
高玄乙在第一时间将我拉了起来,她奇怪地看我一眼,又朝原先墓室的方向看了一眼,催促我快些走,墓要塌了。
离开之前,我忍不住再次回头,想最后看一眼这个发生过奇观的地方。小鬼抬棺的故事倒是听过不少,这抬一整个墓室的,不说看见,在这之前我连听都没听说过。然而当我回过头去,眼前哪里有什么鬼门,地上也没有暗红的血线,挡在我眼前的只有塌陷下来的泥土和大大小小的破碎砖块,以及被泥土掩埋的长木条。
慌乱中,我们三人回到了之前堆放陪葬品的大墓室。刚一踏进来,身后的门哐的一声整个垮塌下来。地面剧烈地晃动着,踩在上面就跟在游乐园里坐海盗船似的。这个时候即使找到了回去的原路也是白搭,我们已经来不及跑出去了。情急之中黑鼠找了个位置,飞了根绳索上墙,他抓着绳索倒挂在墙上,迅速朝上打起盗洞来。
黑鼠的盗洞一边打,上方的砖块和泥土一边往下掉,他挖了有上百铲子,可挖出的盗洞看起来才不过半米。黑鼠急得满头大汗,偏偏这时钉入绳索的墙面一整块脱落下来,绳索前端的尖锥跟着墙松脱出来,黑鼠一下子失去支撑,往后倒翻一个跟头跳回地面。
高玄乙紧接黑鼠,将掉在地上的绳索重新掷向天花板,她直接让绳索钉进黑鼠还未打完的盗洞中。高玄乙抓着绳索飞上去,临上去时顺手带走了黑鼠的乌金铲。
上方不停有东西掉下来,墓室的四面墙壁要么裂开要么往一边倒去,混乱之中单单是在原处站稳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根本没办法在稳住自己不摔倒的同时抬头去看上面的高玄乙。
前后也就十来秒的时间,我们周围基本已经成了一片废墟,黑鼠的乌金铲从上面扔下来,黑鼠一把接住了铲子。高玄乙忽然出现在我面前,抱起我便飞向她打好的盗洞。
盗洞并未打通,只是高玄乙挖到了墓顶的封石。虽然现在看起来也就一米多点的深度,但墓中的震动到封石这个位置已经减轻不少了,封石周围的土层也并没有受到下方震动的太大影响,没有出现大面积开裂或者崩塌。
高玄乙找了个能够落脚的位置让我抓着绳索贴洞壁站稳,为了不让自己的头碰到封石,我弯起膝盖、腰还有脖子,僵硬地保持着一个半蹲的姿势。黑鼠这个时候也上来了。虽然最上方这截盗洞被高玄乙加宽过,但三个人一齐弯着身子躲在里面无论如何都觉得很挤。尽管都知道,为了保命,没办法讲究太多,但我还是尽可能地往高玄乙身边靠,努力让自己和她两个人与黑鼠拉开一点距离,这样做也给黑鼠留出了足够的活动空间,方便他用铲子撬开头顶上的封石。
距离我们躲进盗洞不过几秒钟,下方墓室彻底坍塌了。坍塌虽然没能波及到封石,却将最下面我落脚的地方震碎掉了。还好我抓着绳索,反应够快,没有跟着那些碎掉的土块一起掉落下去。呛人的烟尘从盗洞下方漫上来,黑鼠也在这个时候成功撬开了顶上的封石。为了方便攀爬,他将垂直的盗洞改为倾斜向上,打出去几米后,我们终于不用再借助绳索,可以直接在洞中爬行前进了。
下方的震动不知不觉停了下来。我和高玄乙跟在黑鼠后面,他每挖开一截土,我们就往前移动一点,一直到看见了外面的光亮。
外面还是晚上,我在黑鼠之后爬出来,确认高玄乙也安然出来之后,我脱力地坐到地上,这才感觉到长时间爬行过后膝盖处传来的酸痛。胡乱揉了揉膝盖,发现自己爪子里全是粘巴巴的泥土,也懒得再揉了,拍了拍手上的泥,又搓了几下。
天上没有星星,我望着那半轮黯淡的毛月亮,心里竟然出奇的平静。也许是劫后余生的次数多了,也许是之前在盗洞里那段缓慢的爬行把我心中的焦虑和后怕都消磨殆尽了……
光线忽然暗了几分,一张令人赏心悦目的脸出现在我视线之中,刚好挡住了那半边丑丑的月亮。高玄乙在我面前蹲下来,温柔的目光里含着笑意:“可是累着了?”
我摇摇头,牵起嘴角对她笑了笑。
“该走了。”她指指身后牵过来的马,朝我伸出手来。
我点点头,牵住她的手。
----------------------------------------------------------------
《归藏》好不容易到手了,我和高玄乙谁也无心休息,打算连夜赶路回中山城。
天刚擦亮,城门还没开,正巧不远处有个农人支了个摊子在卖粥,我们三个坐进去一人叫了一碗。我和黑鼠先后喝完,觉得不够,又一人叫了一碗。
干完粥,黑鼠忽然像老板打听起这几天河边灯会的事情,他满脸色相地转过来,让我和高玄乙先走,他自己还想在这里多留几天。
原本黑鼠就不需要和我们一起赶路,他没有要紧事在身,也没有人急着救,与我和高玄乙只是互惠共利的合作关系,既然已经从墓里出来了,我们这一次的合作关系便终止了,他想干什么都是他的自由。
“姜掌柜处的银票,你随时去取。”临走前高玄乙提醒了一句。
黑鼠嘻嘻笑道:“不急,不急,老板,结账,这顿我请了~”他忽然从怀里掏出两串珍珠链子,取了一颗最小的放到桌子上。
“你……什么时候拿的?”我一眼认出这是墓里的东西。
黑鼠冲我挤挤眼睛:“临出来前,嘿嘿。”
……
即使马不停蹄,毕竟路途在那里摆着,我和高玄乙在马背上奔波了整整十天,总算看到了中山城的城门。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城门关上有好一会儿了,好在守城的头头认出了高玄乙,半点不敢怠慢地替她重新打开了城门,我们这才得以进城。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去严家大宅拿到严命书房里那本《周易》。有高玄乙在,连私闯民宅这种事情我都能干得坦坦荡荡,虽然表面上来说,这所宅子其实就是我家。
时隔这么久,宅子里依然能闻道一股一股令人头晕的血腥味,也许只是我的心理作用,无论我走到宅子哪个角落,我仿佛都能看见那天晚上那些黑衣人挥刀砍人的画面——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四处都是家丁奴仆的哭嚎声和翻箱倒柜砸东西的声音……
“命儿。”高玄乙察觉到我走神了。
“嗯,走那边。”我紧紧抓起她的手,带着她往书房的方向走。
院子里到处能看到血迹,但是见不到尸体。到书房,门上和进门处地面的一大滩血迹尤为刺眼。我一下子想到那晚扔给我钱袋让我赶紧离开的严少爷,他现在怕是已经不在人世了吧。
深吸口气,我强迫自己不再去想那晚的情形,径直到书柜前找到了《周易》。我将水壶里的清水倒了两滴进砚里,研了几下,拿起笔开始写我背得滚瓜烂熟的《连山易》。
我回忆着墓里棺材上所有字的排列顺序,按照90字一列,一共90列,分别把三本易经的开篇全部腾到纸上,一共腾了两份。之后又以一个圈内九个字的大小,将河图和洛书分别印在我写下来的两份开篇合集中……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极其繁杂的方法,需要准备的东西也异常之多而且繁琐。所谓的续命之法,其实就是把要死的人的灵魂从废掉的躯体里取出来,然后重新塑造一副一模一样但功能更加完好的躯体。这个方法难就难在提取灵魂这一步,人有三魂七魄,每多提取一分魂魄,难度就会多上一分,然而只有完整的提取出十分魂魄,方法才能奏效。
至于灵魂提取出来之后,要如何重塑身体,这个问题在当时女尸头下的石枕里有提到过。石枕上只是说重塑身体需要一个东西,对这个东西有几句大体概述,但并未做细致描写,后来我经过反复思考,结合光柱投下来时我在棺材上看到的片段文字,我有九成把握,这个东西它就是我捡到的那颗不明来历的白色珠子。
“玄乙,这些东西,需要你去准备一下。”我抬起头,将一份写好的耗材需求递给一旁安静等着我的高玄乙。需求足足写满了一整张纸,其中五分之四是提取灵魂要消耗的东西,五分之一是重塑身体需要的辅助品。
高玄乙离开的时间里,我又将提取灵魂的步骤好生归纳了一番,为了不出现疏漏,所有关键步骤都在纸上做了勾画和批注。
外头隐隐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我纳闷儿高玄乙不应该这么快回来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好像就快要穿过回廊到前院了。这样嘈杂的脚步,绝对不可能只有一个人,应该是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