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2/2)
我站不住了,想冲出去跟里面那群人汇合,管他们是不是要杀我,总比一个人呆在这个诡异的甬道里好。那群人却好似什么也没察觉,依旧在聚精会神地讨论着关于走哪一条路的问题,我不禁奇怪,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听到了刚才的声音?
我强忍着想冲出去的冲动,现在出去还不是时候,我安慰着自己,就算现在我所在的这条甬道里有什么突发情况,我成功跑出去向他们求助的几率也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那几个人的讨论已经到了最后阶段,我盯着站在几个人中间正有条有理说着自己见解的文绉绉的男人,只见他一脸深思熟虑的模样,一只手搓着他嘴唇上的胡子尖:“此间墓室顶处刻有十天干,而你我眼前的墓门刚好一十有二,乃是十二地支无疑,依照地支中阴阳两极之说,丁某认为,这阴极是万万走不得的,眼下咱们应该走代表阳极的午位!”说完他伸出食指指向第七扇墓门。
我听见他说的,不由抬头去看了眼墓室的天花板,因为距离和光线的问题,我只能看见天花板正中的位置刻着一个圆形的图案,图案上用十条细线标注出了十个刻度,每条细线旁边还有一两行细密的不规则的点。再去数前方的石门,不多不少刚好十二扇。
天干,是古人代表天文的十个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它是最早的纪时系统,反映了宇宙中天体、时间与气的相互作用规律。而与天干相对的是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十二个,所以称作十二地支。地支反映的是地气的运行规律极其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揭示了事物发展由微而盛、由盛而衰循环往复的自然过程。这些在《周易》的开篇便有详细的说明,我祖上传下来的《连山易》也有记载,是最最基本的东西,我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
十二地支直接代表了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也就是二十四个小时,刚才那个男人口中的阴极与阳极便是这二十四个小时中阴气与阳气最盛的四个小时,23:00-00:59——子时、11:00-12:59——午时,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半夜十二点和正午十二点那两段时间。但要我说,墓本身属阴,是死人的地盘,加之又深埋于地下了无生气,所以在这里如果只是凭借阴极与阳极来推断哪条路能走是不准确的。再退一步,从地支的微盛规律来讲,代表阴气最重的时辰那扇门断然是不能走的这点他说的倒是没错,可代表阳气最重的那扇门未尝就是安全的,由盛而衰,意思就是说一旦过了这个点,那么接下来阳气便会越来越衰弱,反之阴气则会越来越猖獗。
所以不管于情于理,我认为那个文绉绉的男人的说法都不对,至少不全对。
又有人说话了,听着声音我看向说话的鹰钩眼老头子:“卦象之说老夫并不在行,但也闻得过一二,丁神机的论断不无道理,可老夫却觉得,既是如此何不走阴极过后的丑位更为稳妥?”
看来这鹰钩眼老头子的地位在众人心中还是有些分量的,他此话一出,大家纷纷若有所思地点头。我不觉将视线放到了最边上的鬼媳妇身上,却发现此刻看向她的不止我一个人,她旁边的女人也在看她。
鬼媳妇仍旧是一脸置身事外的淡漠表情,忽然她缓缓地开口说道:“依周老所言,极阴之后便是所选,那极阴之后的其他墓门岂不都可一试?”
她的声音很轻,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躲在甬道里的我都听清楚了。众人又一次陷入沉默,谁都知道这墓中凶险,真要一扇一扇门去试,怕是有几条命都不够。
“那依高公子所见,眼下应取哪一扇门最妥?”鹰钩眼老头子问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我鬼媳妇身上,她却只应了四个字:“我不知道。”
这一瞬间我从其中几个人脸上看到了明显的不屑,有人似乎还想出言讥讽,被鬼媳妇旁边的女人打断了,女人站出来朝众人说道:“你们道上不是有句话叫作‘人有人道,鬼有鬼道’么,倘若真是如此,岂不应该走属于活人的时辰?阴极之后确为丑位,但众所周知丑时只是鸡鸣之时,日出乃在鸡鸣之后,真正的日夜交替是在寅时才对。”
这女人年龄虽小,说的却头头是道,不仅是我,连鹰钩眼老头子都对她的话连连点头。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赞同她的推论,那个被鹰钩眼老头子称作丁神机的文绉绉的男人就提出了异议,他话语中依然坚持着他之前的论断。
我听着丁神机的说辞忍不住想笑,他完全是在强词夺理,不过就是个死要面子的江湖前辈不甘心输给一个后生小辈,顽固地在做着挣扎,偏偏他的挣扎还被某些人当做是长年经验堆积下勿须质疑的正确答案。
又是一番无果的争论,这一次的争论范围已经从十二扇门缩小到“午位”和“寅位”两扇门。鬼媳妇静静地看着他们,终于,她往前走了两步,淡淡地说:“大家既各执己见,如此耗下去也是徒劳,我看倒不如兵分两路,走各自认为正确的道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