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大丈夫之志(2/2)
“拉完钩就不能变了。”
“奴奴跟耶耶拉钩!”
…………
要说长安城中,最让李晔牵挂的,便是麟德殿的工坊,太液池旁的农田猪舍。
先种的已经长到小腿这么高了,后种的也在苗胚里发了芽,被一棵棵移到大田里。
粟米小麦长势喜人,沿着太液池边上的水田里,水稻长的也不错。
看到水稻,李晔想起了杂交水稻,映象中袁圣似乎是在海南,找的公稻培育的。
以后还是要在这方面多放点心思,若是能培育出超级稻种,亩产一千多斤,那对大唐来说,吃饭是不愁了。
猪舍里打扫的很干净,里面的猪仔,长大了一圈,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怕是有五六十斤了。
吃的同样的东西,到现在也能看出一些,骟了的猪,长的明显肥了不少。
李晔特地到后面的粪池里看了看,新粪发酵三十天后,才让宫人将粪水抬到大田里浇地。
浇过粪水的,跟没浇过粪水的,首先高度上就高上不少,而且浇过粪水的,跟没浇过粪水的,根茎上还粗了不少。
“每天的长势要记录在案,每块地不能搞混了。”
“诺!”
“尔等都辛苦了,传,田里伺弄庄家的,每人赏银二两,掌事多二两。”
“谢陛下恩赏。”
李晔现在银子多的很,大唐银子不少,最大的用处就是赏赐下人。
当然拿银子打造首饰的也不少,要想去买东西可不怎么容易。
不过有专门的典当行,可以在里面典出铜钱,至于能典出多少铜钱,完全看运气了。
李晔来到麟德殿,看到织布机的飞梭,工匠正在调试。
弹簧是铜做的,只是来回弹了四五十次,剩下的弹性,便不能弹动飞梭。
何淑妃在清思殿就有一台织布机,她平时也在织布,看到此物,自然知道奥妙之处。
“若是这飞梭做好了,臣妾织布可少费上不少功夫。”
李晔仔细端详,感觉这织布机的结构还是要改。
“有飞梭在,这布幅可以宽一些,朕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要这织布机一个人就可以操作。”
“陛下,其他都好做,比如这飞梭可以用木头制作,导轨也可以用木头,但这弹簧,已经试过很多次了”
“用铁打成铁丝,绕成弹簧,再加热回火试试,只要成功,朕不吝赏赐。”
轧机结构很简单,勉强过关,只要一个人就可以操作,长安收集的已经全部轧完了,比起人工,要快上百倍。
梳机也问题不大,跟轧机很像,一个滚筒,上面按一定次序遍布铁钉,从疏到密,滚筒滚起来后,如梳子一般将梳理成条,不过最后的整理成卷,还是免不了人工。
头疼的还是纺纱机,一个人纺八支纱,可能吗
审核了无数遍,删了一千字,大章变小章才过。发一章好难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