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复兴圣权(1/2)
在旅途的最后一天,哈利住在城郊酒店的顶楼,他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望向不远处那的护城河——宽阔的河面,和百年前一样地平静。
终于,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大桥开始缓缓地抬起,完全直立的混凝土桥面成了新的城门,内城的大部分居民和行政机构都已经提前撤走了,而这一刻起,那些没有离开的人就已经没办法再离开了,这其中包括着他们的皇帝。
“当永乐皇帝将都城迁到顺天的时候,他宣告天下,要亲自守护国家的疆土,为此甚至死在了征伐漠北的路上。”张秋有些感慨地说道,“而土木堡之后,文武百官害怕皇帝陷入险境,不再愿意让他离开皇宫半步。”
哈利平静地注视着远处灯火辉煌的顺天府,一些打着手电的人在城墙上走来走去,大桥升起之后,城市又复归平静了。他听着张秋的话,虽然听不懂,但能从中感受到那种自豪,那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情绪,曾经伦敦东区最贫穷的工人也能如现在的张秋一般说话,可如今纵使是几近于国家顶端的哈利,也反过来羡慕天朝哪怕一个开车的司机。
“我很佩服师父可以想到这个点子,没有什么是比顺天城亲临前线更能诠释天子守国门这句祖训的。”她说着忽然轻笑了一声,“虽然我们的敌人只是土鸡瓦狗,但这是为新时代拉开帷幕的一战,我相信他们会用尽全力的。”
护城河开始映出蓝色的光芒,紧接着,一道又一道的光柱冲天而起,城郊的民众自发地跑到街上,大声议论着,观赏着百年难遇的奇景。
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城内传来,大概是在讲述城市升空这件事情。哈利感到有些可惜,他并不能听懂,不过,他能听出到语气中的激昂感。只是当他侧过头想要请张秋为他翻译的时候,却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无聊的神色。
“领导讲话啦,啥时候都会有的。”她拍了拍哈利的肩膀,“总而言之就是,宣布开战,然后皇帝要改年号,宣布大家进入新的时代。”
哈利问道:“年号是什么意思?”
“就是当前政府对于执政目标的一种概括,他们之前定的是同尘,意思是尽量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谐相处,然后这次皇帝要改成复兴,哦,说真的这年号有点逊,搞得好像我们衰落过似的。”
“那复兴,是指再次兴盛的意思吗?我不知道天朝的历史上什么时候是最鼎盛的,但我觉得或许那真未必能达到现今的水平。”
“我们曾经拥有整个亚洲,就像罗马帝国拥有整个欧洲那样。”张秋自豪地说道,“当你们在怀念和调侃罗马的时候,南亚小国依旧在努力地抵抗罗马。”
哈利没有计较,他只是理智地谈起另外的话题,“那么,如果取那个时期作为复兴的夙愿,是否意味着你们这一次的目标至多也就是那下整个亚洲呢?”
“从最激进的角度来说,洪荒那统治全世界的三皇五帝,也未必不能选作复兴的终极目标。但现实一点来说,我们都觉得没有必要去占领那个被你们放弃的粪坑,最多我们以恒河为分界就好了。”张秋回忆着她在使馆的激进派中听到过的议论,“更重要的是拿下一些岛屿,在西太平洋这里形成两大岛链的防御体系,做好和对岸打持久战的准备。”
“在你们丞相的规划当中,他似乎更看好白宫为冷战的赢家,这是为什么呢?”哈利问道,“他说亚纳耶夫是一个背弃了理想的人,妄图拯救一个背弃了理想的国家,我觉得他对苏俄的看法有些片面。”
“因为他们以那个理想为立国之本,所以当理想被抛弃的时候,结局就已经注定了,亚纳耶夫再怎么推迟这个结局,甚至哪怕他真的能赢下冷战。”张秋顿了顿,“他最终也只能解体,重新以民族和文化建立原本的国家。”
这个话题是哈利所深深感到困惑的,他从小接受教育开始,就忍不住被那个红色的理想而吸引,但是他越是成长和理解这个世界,他就越是怀疑理想的可行性。当五年级那段时间,他深刻意识到人的欲望没有止境,无论哪种意识形态都无法构建出自洽的乌托邦,他再看亚纳耶夫的未来就成了一片迷雾了。
“但……”
“不论怎么说,亚纳耶夫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他只是在扩张和维持一个红色帝国,而不是真正走向红色的未来。”张秋向前半步,注视着街道上的民众,“而我师父所做的一切,或许也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