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武英殿 > 第71章 王贵妃殷殷助本心 金陵城频频传噩耗(3)

第71章 王贵妃殷殷助本心 金陵城频频传噩耗(3)(1/2)

目录

宝钞一千锭,请收好。” “一应丧葬费、归葬费、祠墓费都由礼部负担。” 永乐补充道。 “臣遵旨。”礼部尚书吕震一直和金忠不对眼,原不打算来,只安排一个司务照应着,听说皇上去了金家,匆匆赶到,心不在焉地在金忠灵前比划了一下,赶往后堂,正好接上皇帝的话。

看到金达,蹇义就觉对不住金忠,按朝廷的礼制,二品大员是可以荫一子的,吕震的儿子吕熊在翰林院、夏原吉的儿子夏瑄在尚宝司都已任职。金忠在世时,总说儿子学问肤浅,不堪重任。如今,金公去了,也该说说了,遂有意提醒:“金达这孩子自幼随金公漂泊,读书少,三十多岁了还没个功名。金公仙逝,家里的支柱没了,家计怕有些难了。” 永乐顿了顿,似是仍然沉浸在对金忠的追忆中,却没有想起金忠荫子的事。直到八年 后高炽即皇帝位,追念恩师,才让金达在翰林院任职,因为政清廉,堪当重任,又被任为天下人尽皆羡慕的美差——长芦盐运司都转运使。 永乐转头对金忠的夫人道:“日后有什么难处,尽管去找礼部,吕尚书在此,他们会关照的。” 夫人忙道福表示谢意。

一下把迁都的大事拿到朝堂上,永乐左思右想不踏实,这天散朝后,又和蹇义、夏原 吉、吕震及内阁议了一上午,口干舌燥,感到有些疲惫,从马云手中接过加了热水的茶盏, 刚喝了几口,黄俨就从侧面蹑手蹑脚跑进来,哭丧着脸跪禀:“皇上,大事不好,刚收了 北京的讣告,永安公主薨了。”

永乐听得真切,手中的茶盏“啪”的一声跌落在脚下,清香的茶味随着流淌的残茶飘过来。随侍的几个大臣听得真真的,见皇帝失态,一齐跪下来,七嘴八舌劝皇上节哀。

好半天,永乐仍怔怔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大家不明就里,谁也不敢上去劝,杨荣使了个眼色,黄俨和马云才走到御座旁,把皇帝搀扶下来,来回走了几圈,又换上便装, 才慢慢恢复常态。再一落座,两行浑浊的泪水顺着眼角淌下来。

“朕离开北京前,永安公主还到宫里给朕问安送行呢,好好的,人就殁了,才几个月! 这一别竟成永诀?”他自言自语,痴痴的,已泣不成声。黄俨急得在皇帝后面团团转,杨荣一面示意他安静,让皇上哭出来;一面要他速把盛太医找来。

马云流着泪轻抚着皇上的后背。他在宫里十几年了,从不招惹是非,和汉、赵两王关系较为疏远,却和太子及五位公主关系尚好。永安公主也就三十四五岁,虽然性情温善, 嘴却不饶人,这一点和生母王贵妃大不相同。而驸马广平侯袁容性情暴躁,夫妻二人总说不到一起,因而不太和睦。王贵妃没少劝了女儿,皇帝也偶有耳闻,他当然心疼自己的爱女,故而责怨袁容不懂礼法。

只要在北京,有到驸马府的差事,马云经常会做些调和的活计,疏解永安公主和驸马间的怨愤及皇上对驸马的不满。公主也拿他当自家人。如今,再去北京时想劝一劝,已无人可劝了。

大约哭了小半个时辰,永乐才慢慢止住,仰头闭目歇息了一会儿,方缓过神来,直起身道:“传朕旨意,辍朝四日,南北两京各赐祭十二坛,由礼部治丧。丧期一过,就把袁容抓来,朕要亲自审讯,看看公主是不是他虐害致死的?众卿请回,朕要去长安宫看看王贵妃,公主是她的女儿,贵妃身子弱,比朕更承受不起啊!”

王贵妃已昏厥了两次,永乐进来时,她仍在昏迷中,口中含糊不清呼唤着女儿,原本五十岁出头的她,自得了凶信,一个多时辰,竟变成了一个垂暮之年的老太婆一般,眼窝深陷,两目无神,新增的几道抬头纹把她的年龄一下子提高了十几岁,悴不忍睹。

永乐潸然泪下,为爱女,也为贵妃。 永乐做燕王的时候,秀娥作为宫女从苏州被选送到燕府。十二三岁的年纪,白白净净,两只大眼,秋水汪汪,不知装填了水乡的多少韵味。一个宫女,随命浮沉,但童年父母早逝的遭遇,让她瘦弱的身躯过早经历了风雨的磨难,柔弱中透着结实,繁忙中带着坚强, 她的表情永远是:一张喜兴的脸,一双不皱的眉。

王妃徐仪华喜欢她的性格,永乐则是全身心的喜欢。两年后,就调到了自己身边,纳为美人,一步一步直至晋为贵妃。当年,一个远房亲戚送她入宫,没承想她日后会发迹, 送来后便没了下落,皇帝想封她的家人做官都找不到了。除了皇帝,她的两个女儿是她在这个世上最亲的亲人,想不到,老天会这样捉弄她,小女儿那么小就走了,大女儿辞世还不满四十岁,剩一个年老的自己枉活在世上,又有什么用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