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太子班师盛景迎(2/2)
这些官员们一个个心思各异,有人为了讨好太子,希望能借此飞黄腾达;有人为了站队,以免在未来的朝堂斗争中被边缘化;也有人纯粹是奉命行事,不得不来。
他们衣冠楚楚,却难掩眼中的焦虑与渴望,仿佛一群等待主人施舍的家犬,卑微而可怜。
刺耳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诡异的平静。
远方尘土飞扬,一面绣着金色龙纹的旗帜猎猎作响,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耀眼。
“来了!来了!太子殿下的大军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官员们立刻挺直了腰板,整理着自己的官服,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恨不得将自己的姿态放得更低。
晁雄征骑着战马,缓缓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他身着银色铠甲,头戴紫金盔,威风凛凛,气势迫人。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这些低眉顺眼的官员,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诸位大人,辛苦了。”晁雄征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传入每一个官员的耳中,却让他们感到一丝莫名的寒意。
官员们连忙躬身行礼,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敬仰之情。
“殿下凯旋归来,实乃大梁之福,万民之幸!”
“殿下英明神武,功盖千秋,必将名垂青史!”
“殿下……”
各种阿谀奉承之词,如潮水般涌向晁雄征,让他感到一阵厌烦。
他微微抬手,制止了众人的聒噪。
“本宫一路风尘仆仆,甚是疲惫,就不在此多做停留了。”晁雄征淡淡地说道,眼神却锐利地扫过众人,“诸位大人,还是回城等候封赏吧。”
说完,他不再理会众人,策马扬鞭,绝尘而去,只留下满脸错愕的官员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他们望着太子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不知是喜是忧。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喧哗之声,打破了官道上的寂静。
几个衣衫褴褛的百姓正朝着这边奔来,他们面带喜色,口中高呼着:“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回来了!”
晁雄征闻声勒马,神情一怔。
东京城外,官道两侧的官员们还沉浸在太子离去的错愕中,远处奔来的百姓却如一股暖流,瞬间融化了这初秋的寒意。
他们衣衫褴褛,脸上却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那一声声“太子殿下回来了”,如同春雷般,响彻云霄。
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扶老携幼,手里拿着粗糙的鲜花、水果,甚至还有人扛着自家种的蔬菜,自发地汇聚成一股洪流,向着晁雄征的方向奔涌而去。
这些百姓,大多是东京城中的耆老和普通百姓,他们没有华丽的官服,没有谄媚的笑容,只有一颗颗赤诚的心。
他们或许不知道朝堂上的尔虞我诈,但他们知道,是太子殿下率领大军,灭掉了为祸边疆多年的西夏,保卫了大梁的安宁。
“太子殿下!您是咱们大梁的英雄!”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颤巍巍地跪倒在地上,老泪纵横地喊道。
“太子殿下!您是咱们的守护神!”,一个农妇抱着孩子,激动地说道。
“太子殿下!”,声音汇聚在一起,如同山呼海啸,震耳欲聋。
晁雄征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了。
他从未见过如此纯粹的爱戴和拥护,这远比那些官员的阿谀奉承,更让他感到动容。
他缓缓下马,走到百姓中间,亲自搀扶起那位老者。
“老人家,快快请起,本宫当不得如此大礼。”晁雄征的声音温和而真诚,没有丝毫的架子。
老者激动地握住晁雄征的手,颤声道:“殿下,您是好人啊!您灭了西夏,咱们老百姓就能过上安稳日子了!”
晁雄征看着老者饱经风霜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皇权和地位,更是为了这些淳朴善良的百姓。
百姓们的热情,如同燎原的星火,迅速蔓延开来。
他们将晁雄征团团围住,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
有人送上鲜花,有人送上水果,还有人将自家种的蔬菜,硬塞到晁雄征的手中。
望着眼前一张张充满感激的面容,听着耳边一声声真挚的祝福,晁雄征的心中充满了力量。
他深吸一口气,向着百姓们高声道:“父老乡亲们,感谢你们的厚爱!本宫定当竭尽全力,保卫大梁的安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赢得了百姓们更加热烈的欢呼。
欢呼声,呐喊声,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响彻云霄。
从东京城外十里处开始,一直到城门口,都挤满了前来迎接晁雄征的百姓。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鲜花、旗帜,高呼着晁雄征的名字,场面之盛大,可谓空前绝后。
消息很快传到了大梁皇帝的耳中。
龙椅上,大梁皇帝听着内侍的禀报,脸色阴晴不定,最终却只是意味不明地说了一句:“太子,真是深得民心啊。”
是夜,东京城灯火通明,歌舞升平。
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暗流涌动。
种师中与刘仲武在一处隐秘的庭院中相见,二人神色凝重。
“刘将军,西夏灭亡,太子班师,这局势,是越发看不懂了。”种师中捋着胡须,缓缓说道。
刘仲武眼神闪烁,压低声音道:“种老,您是三朝元老,见多识广,依您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种师中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老夫也不敢妄言,只是这京城,怕是要变天了。”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名身着驿站服饰的男子快步走入院中,神色慌张。
“启禀两位大人,辽国使者快马加鞭,已到城外,指名要见当今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