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纯手工打造(1/2)
方瞳之所以能够想到这个无工质发动机的点子,这也是受了之前学习量子理论的影响。
在一号共和世界之中,有一个理论名为‘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是指当固体导体放置在一个磁场内,且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内的电荷载流子受到洛伦兹力而偏向一边,继而产生电压的现象。电压所引致的电场力会平衡洛伦兹力。通过霍尔效应,可证实导体内部的电流是由带有负电荷的粒子运动所造成的。
枯燥的学术解释很难懂,可是简单总结一下就好理解了,那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将能量直接转化成应用在外层空间之中的动力。
这个技术据说在一号共和世界那边也没有研究明白。
可是放在方瞳这里,方瞳确实有了一个巨大的优势,那便是聚变核心在手,完全可以力大砖飞。
是的,根据方瞳在网络上了解到的信息,一号共和国那边虽然进行了多次实验,可是结果却不是很理想,仅仅能够产生几牛的推动力。
对于这个问题,方瞳给出的解题思路也很简单,用聚变核心供能,用绝对的能源优势,直接拉高这个动力源的效率。
有了思路后,方瞳的动手能力也是极快的,很快一个原型机就被方瞳给手搓出来了。
不过来连接能源核心的时候还是卡壳了一阵子,好在是在自己世界之中做试验,根据世界信息的反馈,很快方瞳就创造性的利用掺杂了红石材质的能量导线完成了连接工作。
在实验室之中,看着面前粗糙的试验机,方瞳也是一阵感慨,果然手工制造,和合成创造不是一种感觉,这种成就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强行压下了心中的感慨,方瞳好整以暇的按下了启动按钮。
顿时一股亮蓝色的光芒通过了原本红色的导线,直接灌入到了无工质发动机的原型机之上。
喇叭状的发动机喷口也是适时出现了湛蓝色的尾流,丝丝缕缕的蓝色线条以一种极快的方式不断的向着发动机的后方延伸出去。
不过那些延伸出去的蓝芒并不能存留多少时间,只是在短暂的几秒钟之内,便会直接消失不见。
即使如此,这个发动机产生的尾流也是延伸了3、4米之长。
在方瞳的感应中,这个发动机成功的产生了颇大的推进力,感觉就和骑着电动车出门时感受到的那股子劲头。
简单的换算一下,大概也能有着多牛的推力了。
大力飞砖果然有用,直接就从网上那些几牛顿的推力,抬升到了以万计算的高度。
这个力度在地球上可能不算个啥,只能骑着电动车四处跑而已。
可是这玩意可是用在外层空间航行的工具,在那种引力微弱的地方使用如此大的推力,完全可以做到极尽的加速,只要能源管够,那就可以不断的加速下去。
当然这里也是有着限制的,这玩意采用的电磁理论作为依据,哪怕是方瞳的能量无限多,最终也无法达到光速的高度。
毕竟这玩意的基础都是在经典物理体系下的东西,电子这玩意本身都达不到光速的程度,更别提拿这玩意当燃料的发动机了。
按照方瞳的猜想,如果加速时间足够的话,能够达到1成的光速就是很厉害的一项成就了。
当然这点推力带来的加速度,想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也是需要最少2个月的等待时间,这还是理想的情况,毕竟发动机本身可是推动飞船的,那玩意可是老沉了。
受到质量的影响,这个时间只会更长,不会更短的。
好在方瞳暂时并没有远距离出行的要求,顶多就是在近地空间转悠转悠而已,过快的速度并不是什么刚需。
只要能在外层空间中自由的穿行,基本上就能够满足方瞳的需求了。
此时方瞳已经可以宣告,自己的无工质发动机已经算是完成了,而且效果还挺好的。
不过方瞳还有一道工序没做,那便是将这个发动机扫描进自己的世界之中,成为众多功能插件中的一员。
之所以这么做,方瞳也是有着一些小心思的。
这个无工质发动机好歹也是自己依靠知识储备,完全手工制造出来的,可谓是具有不小的纪念意义,最终把这玩意加入到合成列表,也算是对这件作品的肯定。
毕竟之前收录的那些工具、道具,全都是别人的作品,方瞳只是将其拿来,直接扫描、解析后,录入到自己世界的合成列表之中的。
这种方法不说是不好,对于方瞳有志于知识钻研的好青年来说,总有种拿来主义的感觉。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独立的个人作品,收录一下也是应有之意了。
【物品:无工质发动机
材质:强化钢锭、铜线圈、钴铝合金锭、红石导线
所属插件:机械
合成配方:9
获得方式:合成
……
推重比:0.15】
简单完成了道具的录入,方瞳看着这个信息也是喜滋滋的,虽然数据不是很好看,不过好歹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至于数据不好看的问题,这就很好办了,只要方瞳祭出‘融合’这个大杀器,完全可以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效果。
回头方瞳只要多弄一些强化相关的要素,就可以轻易的更新出更加厉害的版本。
现在么,既然飞船的‘心脏’和‘消化系统’方瞳已经有了,可以说方瞳已经将飞船的设计工作完成了一大半了。
剩下的就是构建出飞船的总体框架,还有其中的机械结构,一台最简易的飞船即刻便可以出炉了。
至于之前方瞳想的那种智能操控系统,暂时方瞳还没来得及设计,毕竟这玩意也是个硬骨头,想要弄出来,也需要方瞳一点点的设计出来才行,根本没有什么捷径可言。
有过木牛流马的设计经验,方瞳对于这个简易飞船的机械结构设计,也是有着一定基础的,在敲定了其梭形的总体结构后,很快相关的机械结构就被方瞳给设计出来了。
经过方瞳2天的突击式赶工,很快独属于方瞳的第一代航天飞船便被制造出来了。
【物品:太空飞行器
材质:强化铝合金、强化玻璃、钛合金骨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