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赶海1979,海洋成为我的后花园 > 第113章 魔障

第113章 魔障(2/2)

目录

陈暮闻言,脑海里灵光一闪。

“那个周厂长不是马上来和我们合作投资建厂么!正好,就通过他来洗白我们手中所有的钱!”陈暮笑说。

沈婉钧眼睛一亮。

现在,隔壁村都有几百万,几百万的投资了。

这一下,拿出一千多万那也不算什么了。

“但那需要他配合。然后,合同上,得标明这笔钱。”沈婉钧有点担忧。

“放心,这个我和他说。至于查,现阶段不可能查的。至于以后,那恐怕一二十年后了,这笔钱,就不算什么了。尤其,等我们厂壮大了,谁又会去查呢!”陈暮笑说,“只不过,这件事,不能报道。”

一旦报道,就有了痕迹。

到时,万一查起来,证据太多了。

不报道,悄无声息完成‘投资’,只要银行入账没有问题,不会引起警觉,那就没什么。

“那你就要去找找我们的侯大记者了。她负责这一块地。她不报道,就没事。”沈婉钧嘻嘻一笑。

“我跟你说,她可是公事公办的人,你想要说服她,可不容易。小心,此地无银三百两!”

侯玉婷嘛!

第二天,陈暮就找到了侯玉婷。

“哟,我的大村长,今天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啊!”侯玉婷正要出门去采访,见到陈暮,打趣。

“一点小事。占用你一分钟时间。”陈暮将侯玉婷拉到一旁。

随后将事情说了一下。

“我们村如今有点众矢之的的感觉,所以,这次做投资,我们是要和港岛那边竞争。我不希望提前泄露消息了,让港岛那边有了防备,到时提前打压市场,以本伤人,将我们赶出市场,那就麻烦了。”陈暮早就有了说辞。

侯玉婷一愣。

对于陈暮这一套商业手段的说辞,听的云里雾里。

“你们这么复杂的吗?”

“嗯!商场如战场。不能大意啊!”

“可是为你报道,有助于你打开国内市场啊!”

“可是,我这罐头卖的价格可不便宜,国内买不起啊现在!”

陈暮无奈地叹口气。

罐头,很早就进入国内了。

在晚清时期随着西方商品的流入而进入中国,但当时主要是一些进口罐头,供达官贵人、外国侨民等消费,普通民众接触较少。

1949年国家成立后,罐头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当时罐头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战略储备以及出口创汇的需求。

政府对罐头厂进行了整合和扶持,建立了一些国营罐头厂,生产规模有所扩大。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罐头的分配和销售主要由国家统一安排,市场流通相对不活跃,普通民众购买罐头需要凭票供应,所以罐头在这一时期还没有广泛流行于民间。

如今改革开放了,但罐头依然不是普通民众可以随意企及的。

这不一直流传着一个民俗吗,小孩子生病感冒了,就可以买罐头吃了。

所以,80年代,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生病,感冒发烧,因为那样就可以买罐头吃了。

平常,家里可舍不得。

罐头,真正流行起来,那都是90年代中后期了,那时候人民收入逐渐起来了,也就吃得起了。

但现在,1979年的盛夏,卖国内,那卖一年的产值都不如港岛一个月。

没办法,消费力太低。

“也是。行吧,我答应你了。不过,这么大新闻不报道,那我可亏大了。你得赔我!”侯玉婷手指点了点陈暮胸口。

“呃...”陈暮想了想,总感觉哪儿不对劲。

“我听闻,你从清华挖了一个才女回来了,我要去做个专访,你得让她接受我专访。”侯玉婷说。

侯玉婷听沈婉钧说,陈暮从清华挖了一个高才生回来,还是一个大美女时,都不敢相信。

那可是清华学子。

清华咧!

陈暮怎么有能力挖过来。

她都是因为政治需要才过来。

沈婉钧也是。

不然,谁会到这边来。

但,陈暮就这样孤身一人,从清华挖过来了。

这太牛了。

所以,她要去采访。

这个新闻,太劲爆了。

而且播报出去,有助于帮助鹏城吸引各方面人才。

现在鹏城大发展,资金都不缺,鹏城可以自行解决。

毕竟,靠着港岛,太过港岛商人过来投资了,鹏城可以轻易通过这港岛商人解决一大部分资金。

但是人才,却是急需的。

现在,鹏城的人才,都是土生土长的。

外地的,不是没有。

但是,顶尖人才都不愿意过来。

要来,也是高层协调的。

但这里有大量的人才缺口。

侯玉婷希望通过采访苏念之的报道,去帮助鹏城吸引更多的人才过来。

“行啊!这个没问题。我去帮你约!”陈暮笑说,“看你什么时间,这两天,苏念之都没事。”

自己这边大基建开始,要等那条路修好之后。

只有等路修好了,更多的机械设备才好进场。

现在路修了一半多了。

大约10天之内,就能修好了。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工人干劲足。

每个人干活,都使足了劲,没有偷懒的。

不像后世,你给足了钱,一样有人偷懒,耍滑头的。

所以,后世只能进行承包制,包工出去。

可不像现在,这每个人都是使出浑身解数去干活,不偷懒,还认真。

最好的时代啊。

“那就这样说定了。”侯玉婷满意点点头,“那明天上午10点,我过来。记得跟苏念之同学说好哟!”

陈暮长吁一口气。

这样,这1776万港币的事,还包括之前所以的钱,都算可以洗白了。

只不过陈暮那边还有100万美元,和50万港币,那是陈暮私人的,这个还没洗。

当然,也能通过这件事一起洗了。

但那样,自己私人的钱就彻底曝光了。

这个,不是陈暮想要的。

人嘛,谁没有一点秘密呢。

当然,未来,陈暮也是要将其洗白的。

不过,这个嘛,陈暮打算是直接通过二太,在澳岛那边去开个户,然后存钱。

那边,有二太的关系,相信开个户,那是一点问题没有。

那边银行可不会管你钱怎么来的。

或者,直接通过赌场去开户存钱。

这方面来说,那安全系数也是拉满的。

“她怎么说?”沈婉钧好奇地望着回来的陈暮。

“答应了,不过我得帮她约苏念之进行一个专访。”陈暮耸耸肩。

“果然是她的风格。不过她不报道,那么通过周厂长将这么多钱,合法的存入银行,那就稳妥了。”沈婉钧也长吁一口气。

最近一段时间,她可是压力山大。

那么多钱,如何给陈暮合法的存入银行公司户头,把她脑袋都想破了。

这一旦有个纰漏,未来可是会成为催命符的。

到时,不说公司还存不存在,人都可能会进去。

到时可不仅仅是陈暮,包括她也首当其冲。

毕竟她是会计。

现在问题解决,总算是可以放松了。

一旁的老村长也长吁一口气。

他这些天,面对这两大箱子钞票,那内心的魔障,别提了。

难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