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一百万两银子可够?(1/2)
朱元璋从昆明到了应天,足足花了一个月有余。毕竟他们人多势众,不像三虎只是一人一马,而且朱元璋还坐的马车,自然时间要更久。
一进应天城,蒋瓛便大口地呼吸着应天的空气。
“一走这么多天,我都快忘了应天的风是什么味了,不过好在这里还没怎么变。”
朱元璋这次带走的锦衣卫也都是应天本地人,他们离家这么长时间,也有些思乡情怀了。但是朱元璋可不会给他们时间休息,因为在皇宫里,还有一件大事等着他去处理。
现在已经过了早朝的时分,所以朱元璋没有去奉天殿,而是直接去了上书房。毕竟除了朝会,其余的时间里,太子朱标都会带着一群大臣在这办公。朱元璋推开上书房的门,发现朱标带着一群大臣,正在一个沙盘前面合计着什么,一旁还有专人记录着。
“怎么回事?到底发生什么了,把朕给叫回来了?”
朱元璋既然进了宫,自然就换上了象征身份的龙袍,走进上书房的时候,还不忘用手整理一下金冠。
“我不是跟您说了吗,打仗的事情。”
朱标依旧在看着沙盘,都没有抬头看朱元璋,也没有行礼。但是一旁的大臣们却没有他这么用过,见到阔别已久的皇帝回来,自然纷纷下跪磕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臣们这一拜倒是给朱标整清醒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不是在跟亲爹朱元璋说话,而是在跟洪武皇帝汇报。于是急忙也下跪叩首。
“父皇万岁!儿臣不知父皇回宫,有失远迎,还请父皇恕罪!”
“行了,别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了,你那信上就一句话,边疆有战事,父皇请速归。多一个字都懒得写,你就不能把事情说完,结果让朕这一路上辗转反侧,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标嘿嘿一笑。
“有些事情还是别写太具体了,要不然就没神秘感了,毕竟军国大事还是得父皇做主嘛,儿臣还年轻,翅膀毛还没长齐呢,打仗的事情还是做不了主。”
这倒不是朱标谦虚,他就算有心调动军队出征,也无能为力。毕竟现在大明的军权还是在朱元璋身上,朱标虽然说德高望重,但是调动军队指挥战争还是得朱元璋拍板做决定。要是他也能调个几十万大军,那他就不是太子,不是代理皇上了,完全就是皇上了。虽然朱元璋也经常想把这个权力赋予他……
“说正事,什么时候,在哪,谁敢嚣张,准备怎么去打?”朱元璋这时候已经进入到了专业指挥的状态,一言一行绝不拖泥带水。
“启禀皇上,北元太尉纳哈出,本来是大元开国元勋木华黎的后代,现在率领着二十万大军盘踞辽东,虎视眈眈。他们控制了蒙古到朝鲜,还有女真驻地。对我大明北疆构成了很大威胁。按照之前的商议,我们一直派人去安抚招揽,但是这纳哈出不仅拒绝我们的招抚,最近还屡屡侵犯我们大明疆土,其心昭然若揭。”兵部尚书对形势最明了,自然也是他向朱元璋汇报。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闭上了眼睛。
“这帮蒙古人还真是不知道疼啊!之前徐达和常遇春还没把他们打怕是么?现在以为手里有一些散兵游勇,就敢跟咱大明叫板了?还纳哈出,听这个名字就不像什么好人!当真以为徐达死了,常遇春老了,我们大明就没有可用之人了吗!不就是区区二十万人么,咱大明现在可是兵多粮足,能打仗的人何止百万?既然他们想玩,那朕就陪他们玩玩!只是朕能打得起,十年八年也不是个问题,朕怕他们打不起,怕他们耽误了放牧的时间!”
众人哈哈一笑,毕竟朱元璋一向都是好战分子,刚才那番话已经代表他们立场了。而众位官员也觉得,朱元璋一回来,这大明才有了主心骨,不是朱标不够优秀,实在是他老爹魅力太大。
“皇上,那您的意思就是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