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灵魂诅咒 > 第154章 沙海梵音

第154章 沙海梵音(1/2)

目录

敦煌的风沙在五月末的黄昏里格外凛冽,月牙泉的倒影被狂风揉碎,映着莫高窟的飞檐如悬在沙海之上的琼楼。林秋白的指尖划过第428窟的门框,褪色的朱砂咒文突然发出微光,与他腰间临渊玉佩产生共鸣——那是血煞盟用来标记分坛的暗语,却被临渊阁的秘法改写成了警示符。

“第三层壁画的飞天衣袂,藏着七星方位。”苏晚晴的声音混着驼铃声,她的莲花玉牌在风沙中亮如明灯,映出石壁上若隐若现的赤蛇纹路,“玄玑师伯说,莫高窟的千佛洞对应着天上的星图,血煞盟的‘九星归位阵’最后一环,就在‘北斗天枢’对应的洞窟。”

话音未落,第9层洞窟突然传来巨响。三人冲进去时,只见满地狼藉的经卷间,九名黑衣人正围着中央的涅盘佛像倾倒黑色粉末。佛像的眼窝中嵌着两枚赤蛇玉牌,蛇瞳处渗出的紫血,正沿着壁画上的菩萨衣纹流淌,将慈悲的法相染成狰狞的血面。

“住手!”林秋白的剑刃劈开黑衣人的链锯,却见火星溅在壁画上,竟燃起不灭的冥火。苏晚晴急忙展开血煞密卷,圣女灵光化作莲花瓣,覆盖在燃烧的壁画上:“这些是北魏时期的‘降魔变’壁画,血煞盟想借佛经之力反向催动邪阵!”

为首的黑衣人突然摘排行第四的“沙蚺”。他的靴底碾过散落的《金刚经》残页,阴笑道:“临渊阁的小崽子们,莫高窟的千佛虽能镇魔,却镇不住人心——你们看!”

壁画上的降魔菩萨突然睁开赤红双眼,手中的金刚杵化作血色巨蟒,朝苏晚晴扑来。林秋白本能地横剑阻挡,却被巨蟒的尾风扫飞,后背撞上冰凉的石壁。千钧一发之际,苏晚晴的玉牌爆发出强光,莲花金簪竟悬浮在空中,化作初代圣女苏寒音的虚影。

“血煞之辈,敢污我佛净土!”虚影的声音带着千年佛音的慈悲与威严,金刚杵上的血蟒应声崩解,“晚晴,用‘净世莲华咒’净化壁画!”苏晚晴应声合十,密卷上的梵文自动浮现,与洞窟顶部的星图产生共鸣,壁画上的血咒如积雪般融化。

沙蚺见势不妙,突然将两枚赤蛇玉牌嵌入佛像心口。涅盘佛的表情骤变,右手结印竟成血煞宗的“吞魂印”,掌心裂开黑洞,将附近的经卷与壁画精魂吸入其中。玄玑子的传音突然在识海响起:“快!佛像底座刻着地宫入口,血煞盟想打通莫高窟与西域血池的通道!”

林秋白的剑刃插入佛像底座的莲花纹,临渊玉佩与玉牌的双重力量之下,地面轰然裂开,露出螺旋向下的石阶。苏晚晴在坠入黑暗前,看见沙蚺的身影消失在壁画中,他的笑声混着风沙:“主上早已恭候多时,莫高窟的地宫,可是用三千佛徒的骸骨砌成的!”

地宫深处,腐木与檀香的气息扑面而来。苏晚晴点亮火折子,照亮了石壁上的千佛造像——每尊佛像的眼窝都嵌着赤蛇玉牌,嘴角勾起诡异的笑容。更骇人的是,甬道两侧的玻璃柜中,整齐码放着三百具干尸,他们的服饰正是魏晋时期的沙门打扮,心口处都刻着血煞盟的献祭咒文。

“这些是当年开凿莫高窟的僧人,被血煞宗炼成了‘佛骨傀儡’。”林墨痕的声音从后方传来,他不知何时已跟上,手中握着从雷峰塔带来的青铜灯台,“我曾在临渊阁古籍中见过记载,西域血池与中原血脉相连,血煞盟想借莫高窟的佛力,将血池浊气导入中原。”

话音未落,第一具干尸突然睁开双眼,眼白处爬满赤蛇纹路。它的手指如刀,划破玻璃柜的瞬间,其余干尸纷纷苏醒,形成密不透风的人墙。林秋白的剑气在佛骨傀儡间游走,却发现它们的关节处缠着佛经残页,竟能抵消临渊剑诀的灵气。

“用圣女血!”苏晚晴想起血煞密卷中“以佛骨养煞,需以圣血破之”的记载,咬破指尖在玉牌上画出血莲,“临渊圣女,恳请诸佛借法!”金红色的光芒从她掌心溢出,所到之处,佛骨傀儡身上的佛经残页燃起金色火焰,干尸瞬间化为飞灰。

地宫尽头是座圆形祭坛,中央悬浮着直径三丈的黑色血池,池面倒映着莫高窟的千佛影像,每尊佛像的嘴角都滴着鲜血。沙蚺站在祭坛边缘,手中捧着从雷峰塔带出的血煞之心,正准备将其投入血池:“临渊阁的小崽子们,看见这血池了吗?三千佛徒的精血养了它三百年,就等今日——”

苏晚晴的金簪突然发出蜂鸣,她的脑海中闪过初代圣女苏寒音的记忆:西域血池本是天地间的“阴脉之眼”,千年前被血煞宗强行改造成献祭之地。而她的圣女血脉,正是打开阴脉之眼的钥匙。

“师兄,父亲,你们守着祭坛四角,我去毁掉血煞之心!”苏晚晴展开密卷,圣女体质在此刻完全觉醒,背后浮现出巨大的莲花虚影,“临渊圣女秘法·因果往生!”密卷上的梵文化作金色锁链,缠住沙蚺的手腕,血煞之心应声落地。

沙蚺发出怒吼,竟掏出霍天阔遗留的赤蛇首使令牌,强行与血池共鸣。血池表面突然裂开,露出底下盘绕的巨型蛇骨——正是血煞始祖当年被斩断的尾椎骨。蛇骨上的咒文与苏晚晴腕间的胎记产生共鸣,她的脚步不受控制地迈向血池。

“晚晴!”林秋白的剑气斩向蛇骨,却被血池的浊气反弹,胸口气血翻涌。林墨痕趁机甩出临渊剑,剑刃上的缺口竟在血池浊气中自行愈合——原来这把断剑,正是当年初代圣女苏寒音斩落血煞始祖尾椎的神器。

“以临渊剑之名,封!”林墨痕的掌印按在蛇骨上,剑刃与血池产生剧烈共鸣,整个地宫开始震动。苏晚晴趁机捡起血煞之心,将圣女血与临渊玉佩的力量同时注入:“外祖母,借您力量一用!”

苏寒音的虚影再次浮现,与苏晚晴的身影重叠。她们的手掌按在血煞之心上,金红双色的光芒如涟漪扩散,蛇骨上的咒文纷纷崩裂,血池的浊气化作黑烟,顺着地宫顶部的气孔排入沙漠。

沙蚺见大势已去,突然扑向血池,竟想与血煞之心同归于尽。林秋白的剑气先他一步,洞穿了他的心脏。黑衣人倒地前,眼中闪过一丝解脱:“主上……就在月牙泉底……他一直在等圣女……”

当地宫恢复平静时,血池已干涸,露出池底的石碑。苏晚晴拭去碑上的沙尘,看见上面刻着初代圣女苏寒音的临终遗言:“吾以魂镇血池,以骨封蛇首,若后世圣女至此,望知——血煞不可尽灭,唯有让光明与阴影在众生心中平衡,方为长治久安之道。”

黎明的阳光穿过莫高窟的天窗,照亮了苏晚晴发间重新完整的金簪。她摸着石碑上的莲花纹,忽然想起在雷峰塔地宫看见的场景:外祖母苏寒音在封印血煞之心前,曾将自己的一缕魂魄注入金簪,世代守护圣女血脉。

“晚晴,你看。”林秋白指着祭坛四角的壁画,那里竟画着临渊阁与血煞盟的起源——千年前,初代阁主与血煞宗宗主本是同门,因理念分歧分道扬镳,却在临终前约定,让后人在光明与阴影的博弈中寻找平衡。

玄玑子的星盘在掌心发烫,指向西北方的鸣沙山:“沙蚺提到的‘主上’,应该就在月牙泉底的血煞宗旧址。那里藏着血煞盟最后的秘宝,也是当年血煞始祖被放逐的入口。”

四人离开地宫时,莫高窟的僧人已在清理被血煞之气污染的壁画。一位白眉老僧递给苏晚晴一串佛珠,佛珠上的莲花雕纹与她的玉牌一模一样:“施主身上有圣女气息,老衲曾在经卷中见过记载——圣女降世,非为灭煞,而为渡人。”

月牙泉的夜风拂过沙丘,苏晚晴望着星空下的莫高窟,忽然明白,临渊阁与血煞盟的百年恩怨,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正邪之战。就像月牙泉与鸣沙山的共存,江湖需要的不是绝对的光明或黑暗,而是能在两者间维持平衡的守护者。

在苍茫的大漠之中,月色如霜,洒在起伏的沙丘之上,给这片荒芜之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银纱。驼铃悠悠,一支驼队正缓缓前行,那清脆的铃声在寂静的夜空中传得很远很远。

“师兄,你说我们还会遇到多少这样的地宫?”她转头问道,声音在夜风中有些缥缈。她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却依然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莲花玉牌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仿佛也在诉说着它所经历的故事。这莲花玉牌是她小时候母亲留给她的唯一遗物,一直被她视为珍宝,无论走到哪里都带在身边。

林秋白站在沙丘上,望着远处驼队的灯火,那星星点点的火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温暖。他想起在漕帮总舵救下的三十七名孩童,他们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仿佛就在眼前。那些孩子原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坏人利用,从事着危险的勾当。是他和师妹的出现,让他们重获自由。现在,他们应该已经回到父母身边,在温暖的怀抱中安然入睡了吧。想到这里,他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