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慈父憾(2/2)
王贵妃所出的次子朱载壡(读音:瑞)出生于嘉靖十五年,同一年,曹端妃还为他添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转过年,地位低下的杜氏又生出一个健康的儿子,嘉靖依然很高兴,命名朱载垕(读音:后),他生母也加封为杜康妃。一个月后,靖妃之子呱呱坠地。几个月后,第五子出世,却只活了一天就夭折。
到了这时侯,嘉靖帝同时存活于世的儿子有了三个,作为需要继承人的焦虑的皇帝,嘉靖终于可以暗暗松一口气;但作为渴望儿女都健康成长的父亲,朱厚熜开始暗搓搓担心:伯父弘治帝只有一个儿子,堂兄正德没有子女,是不是皇宫不适合孩子成长?尤其是三儿子朱载垕,处境堪忧:别的子女都有强悍的母妃照顾,杜康妃却出身太低,身体还不好,就算加封了妃位,也不能好好照顾三皇子。
越琢磨越感觉危险,朱厚熜终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亲自安排三皇子寄养在张天师家,假名张永继,冒充跟天师嫡女是龙凤胎。反正当代天师张彦頨的原配妻子沐元君产后虚弱,已经去世,给她名下添一个儿子,她也不在乎真假了。
嘉靖十八年,立次子朱载壡为太子之后,嘉靖的关注重点在朝堂之上,已经渐渐忘记被秘密寄养出去的皇三子,只命陆炳派好手贴身保护。反正听说张天师家福泽深厚,张永继成长得健康活泼。
但去年俺答扰边、京师戒严,嘉靖忙完后听到汇报,才惊觉太子被吓病了,之后缠绵病榻,时好时坏的,一直没能完全恢复健康。
朱厚熜自己的身体还不错,太子这般孱弱,他不得不格外重视排行三子朱载垕的情况。
这么要紧的皇帝家事,让谁代劳都不可能放心,也不方便告诉续娶了的张天师。
今年俺答再次寇边,朱厚熜索性把这个当成机会,托词要借南直隶孝陵的开国气运,在南京皇宫内小道观闭关,为国家祈福。毕竟从南京偷偷带亲信人手来三清山“上香”,就不那么难了。
如今首相是正直且刚愎的夏言,很理解皇帝怕围城怕死,还不能直说皇帝被俺答吓跑了……国家太丢脸!加上次辅是体贴的严嵩,两位极其不对付的宰相难得默契一次,联手隐瞒了皇帝出京,反正嘉靖修道闭关不见大臣半点不稀奇,只按照嘉靖编的故事对小圈子秘密宣布,公开则啥也不提。唯一紧张的是教育陆炳,护驾重任在肩、锦衣卫多多带人手。
陆炳向来会办事,提前命守护皇三子的锦衣卫张守找了个说辞,对张永继编一些故事,诱他来三清山。让嘉靖亲眼看看这个儿子,身体素质是否禁得起折腾,以及是否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谁知道,好好的寻亲之旅,会在山脚下遇天雷暴雨的?
-------------------------------------------------------------------------------------
赶路的众人之中,除了陆炳是知情的,其他人等哪里晓得皇帝的烦恼?
他们担忧的,最多不过天色已渐暝。
三清山中,树木和灌木混杂生长,枝柯间常常缠绕葛藤,光线被阻隔得厉害。众人沿着回旋陡峭的小路沙沙走着,眼前怪石愈加横斜,竟显出几分阴森来。天色渐暝,枝叶间零星的白色山花反而更醒目。
张永继方才抢白陶仲文,用“我爸是张天师”大法赢了一小局,正是兴致高昂时。见顾桐走累了,神情有些萎靡,走一段被抱一段的公子天良发现,便决定找个话题,来帮顾桐转移注意力,好减轻疲倦感。随意指点路边老树繁花,道:“可惜你来晚了半个月,山杜鹃都变白了。记得上次爹爹带我来时也了没见到,倒是引路的三清宫管事道士讲,此花杜鹃又叫山踯躅,花初开时是正红,慢慢变成粉色,又转紫,最后是才发白。”
李柏随意接口道:“杜鹃通常是灌木,唯这三清山中有大树,这些花树会转白,也有许多只纯红,花开时满山都红,活像一路烧将去,最是烂漫。”
顾桐不禁悠然神往。
再往前走,都是张永继一个人欢快地闲扯,比如去年开始学炼丹烧炸了炉子,或用自己涂鸦作品偷偷替换天师画的符,化灰泡水给来拜的人喝,居然也挺灵的……
顾桐微笑听着,想到穿越投胎水平貌似比较逊,人家张永继可以靠淘气过日子,自家却在十几天后要迎接改变命运的院试,不禁脸色越来越严肃。
李柏猝然神叨叨来了一句:“正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勿忧。”
顾桐条件反射的念头——咦,这不是郭靖背的《九阴真经》开篇咩?疲倦中,整个人被小脑操控了,随口就接下句:“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张永继又是好奇又是惊讶,笑问:“你儒生只消背四书五经,怎么也会《道德经》?”
顾桐傻了:一时脑残,这时候供出金庸的话,有用吗?
※※※※※※※※※※※※※※※※※※※※
修改别字,
为某些生僻字加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