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倒v(2/2)
没文化的贾故是这么想的,但是下一秒,贾赦就叫了起来,他的胡子被芙蓉抓住,使劲拽了几下。两个老头一起哄芙蓉放手,许下了无数的好处,芙蓉太小,人家不懂,多少好东西都没收买到她,最后还是靠刚才的面饼把贾赦的胡子救出来了。
浮生半日闲,门外的就有人通报,表少爷钱程来了。
屋子里兄弟两个一对眼,忘了钱程了,这小子还在北静王府门下呢。
钱程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客客气气的进来请安,带着一个人,赵琦的表弟,盐商胡梦浩。
胡梦浩早就想来拜见贾故,如今算是有人引进门,客客气气的,也不提亲戚关系,他虽然和赵琦有关系,但是赵琦只是庶子,庶子的生母亲戚,嫡出的舅舅是不认的。只说自己是钱程的好友,如今来拜见侯爷。
也就是说了几句话,然后钱程和胡梦浩就准备告辞,贾故听胡梦浩自己介绍说是盐商,就知道他的目的。
盐商有钱,盐商还势大,甚至,扬州的盐商还专门盯着京都,用钱腐蚀官员,能用钱左右朝庭派谁去做巡盐御史,反正盐政上就是一个烂摊子。
胡梦浩这个年轻的家主,为的是官盐的运营权来的,只是他如今各处拜佛,贾故不管这事儿,他也送了厚礼来。无功不受禄,人家既然捧着礼物来了,贾故就给他指了庙门在哪儿。
“户部盐政司的司官儿不当家,你去寻侍郎海同,侍郎施纬,内阁的李大人,还有忠悯亲王,这几处要舍得银子,你求的东西就到手了。悯王哪里,可是要用心的。”
胡梦浩大喜,赶快站起来,九十度弯腰施礼,就要告辞,贾故不拦着他,倒是要把钱程留下,客气的说“知道你忙,我也不留你了,只是我有一段时间没见外甥了,想留他说话。”
胡梦浩自然不会介意,和钱程告别之后,急匆匆的走了。
贾故就问钱程,“北王如今要去巡边,你怎么说?”
钱程自然知道问这话的意思,心想这才是亲舅舅呢,但是他这人有点固执,当初认了北王为主,如今却不会轻易背主,“王爷昨日给了我差事,让我打理王府的产业。”
贾故和贾赦对视一眼,无可无不可,嘱咐他,“你也大了,有差事是一回事,照顾家小又是一回事,上次你弟弟带着你儿子来见我,我看你儿子是个读书的种子,你万事要考虑他,行了,你去忙吧,没事让你弟弟带着你儿子找你表弟说说话。”
钱程恭敬的离开了。
贾赦就急急忙忙的问“北王是何意?说到底,钱家不过是商户,王府的管事那是官身,这么抬举他......?”
“为了还不是我和你们家贾存周。算了,他示好就示好吧,咱们没做什么对不起他的事儿,用不着亏心。”
*
胡梦浩三五天,就把盐引弄到手了,往后三年,胡家还是盐商第一家。
在京都这几个月,满世界撒银子,还是多亏了忠武侯,他以前就觉得这位侯爷厚道,如今更加觉得这位侯爷不仅厚道还心好。特意备了厚礼给忠武侯府送去。
如今打听一下就知道,这个侯爷,是个惧内的,听说发了俸禄赶快上交,在衙门兢兢业业的当差,回家老老实实的被管。从不在外留宿,更不敢多看其他人女人一眼,就怕家里的河东狮吼起来。
胡梦浩投其所好,给女眷的礼物特别的丰厚,往常送美人的手段没敢用出来。
佟夫人拿着礼单,左边歪着大肚子的儿媳妇,右边是端正坐着的外甥女,背后还趴着一个小孙女,胳膊上压着一个大孙女,看了一会,“这东西也太多了吧。”
齐静安和林黛玉都噗嗤笑了出来,林黛玉拿手帕捂着半张脸,她的脸也小,巴掌大,人瘦瘦的,一笑,眼睛弯成月牙。“头一次听说收礼的怕礼多。”
佟夫人就把礼单递给她,“你看看,这礼是不是多到我不敢收,又多又贵重。”又让人去前面问问,“去问问侯爷,这是怎么来的礼物,再跟他说没,太丰厚了,收了怕不妥当。”
彩月去了前面,过了一会来说“大管家说收了没事儿,是个盐商老爷送的,盐商有钱着呢。这些咱们看着多,人家还不放在眼里呢。”
林黛玉手里的礼单早就递给齐静安了,听了彩月的话,回想起来小时候,也跟着母亲收过盐商的孝敬的,劝佟夫人,“舅妈别多想,我小时候,家里也是收过盐商的孝敬,他们那才是财大气粗呢。”
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免不了的想起父母,当初父母在的时候,自己也跟今儿萱儿姐妹一样,亲亲密密的挨着母亲,看着礼单,尽管看不明白,有的时候还捣乱,如今回想起来,那真是千金不换的日子。
一面想,一面又哭了一场。第二天就跟佟夫人说想要去庙里给父母做法事,点灯供奉。
贾故很忙,不忙也不会让他送外甥女去拜菩萨,贾珹也忙,忙的脚跟打后脑勺,就不能再给他派活儿了。家里没个能支应的男丁,佟夫人就亲自带着外甥女去拜拜。
两个人找的是皇家寺院,佟夫人身上的诰命够资格去烧香。带着林黛玉去了,跟里面的高僧们说了要求,捐了香油钱,如今天冷,又给寺院里捐了棉花布匹,对方很高兴的把这件事应承了下来。
胡梦浩如今还在京城,想要和忠武侯府发展成一个长期的合作关系,凡是忠武侯府发生的事儿,他一般都能知道,何况这种出门上香。
一打听,这府里还养着一个前盐政老爷家的小姐,胡梦浩就托了人,想要求取林黛玉。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胡梦浩年近三十,比皇帝小了几岁,但是他如今没有娶大老婆,一来,人家虽然是商家,但是属于大商家,像是薛家那种皇商还没办法跟他比家底。能驱使他干活的也必是大人物,他们这种大商家,能左右官员的决定甚至能要挟官员的主儿,自然不是一般人,结亲也看不起一般人。二来,娶妻要娶一个有靠山的,这个靠山必须是牢固的,能够长久依仗的。
他觉得贾故人品好,够仗义,当靠山绝对够资格了。所以,胡梦浩当机立断托了在京都做官的同乡去提亲。
来提亲的人也是个人物,先是介绍了南方的家庭情况,“上面有老父老母,年纪大了,不过,家里有的是奴婢,还有十几个老姨奶奶,在苏州荣养,等闲不用儿媳去伺候。”
废话,要是靠儿媳妇伺候那过去的十几年是怎么过的。
“下面有两个庶子,跟着祖父母过活儿,今年呢,大的十三了,小的十一了......”
贾故的脸都黑了,庶子再长几年都能出来顶门立户了,要是外甥女跟儿媳妇一样不争气,生了一个又一个丫头片子,就算有了儿子,庶子年纪也大了,日后成材倒也罢了,少不得要争家业,要是不成材,或者是没儿子,那还不是要看庶子的脸色。
总之,贾故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行。这个跟人家的庶子没太大的关系,他觉得人家的家风不行,最重要的是,他觉得胡梦浩这人,日常交往还好,当亲戚就有点受不了了。难道要嫁过去,让外甥女跟着他一道出来应酬,商人妇的日子不好过,特别是外甥女喜欢胡思乱想,加上从小没受过委屈,就是一个七品小官儿,外甥女也要做出恭敬的样子,想想就觉得不合适。
不合适自然要拒绝,贾故这边漏出点意思,那边立即就撤了回去,胡梦浩还不想得罪忠武侯府,又亲自上门,这件事就当是没发生过,贾故和人家喝了一回酒,真有点那种买卖不成仁义在的意思。
啊呸,贾故心里气的不行,他是那种,我不同意是一回事,但是你这么快撤了是怎么回事儿?
略傲娇。
从这件事情来看,这真的是要加快给外甥女找婆家的进度了。从定亲到出门,中间一般是一年多两年的时间,哎呀,时间过得真快。
贾侯爷惆怅的拍了拍脑门,外甥女婿,你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