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红楼旧事 > 风起

风起(2/2)

目录

这边贾政刚走,那边薛宝钗才派人到史太君的院子里来了。

“老太太,我们院里的麝月姑娘发动了,我们奶奶让来跟您说一声。”

史太君算了算,宝玉的长子或者长女,确实是该瓜熟蒂落了。

“跟你们奶奶说,好好的看顾着他们母子,等孩子生下来了,我这里重重有赏。”

×××

林黛玉在家里看着丫鬟们收拾东西,今天早上有人来报,荣国府宝二爷的长女出生了。

在林黛玉看来,生个女儿表哥应该是非常欢喜的吧。

宝姐姐应该是狠狠的松了一口气吧。

就在她想得出神的时候,家里的丫鬟进来禀报,“刚刚收到了襄阳王府的拜帖,说他们王妃请您过几日去护国寺烧香。”

“襄阳王府?咱们跟襄阳王府一直没有来往,他们怎么给咱们家发帖子?”

林黛玉左思右想觉得不对劲,等谷云回来。把帖子拿给他看,自己的疑惑也说了。

“咱们家跟他们家后宅内院没有来往,再说人家是宗室,咱们家一直也不去高攀,今天这个帖子来的真是没头没脑。”

谷云把帖子翻了一下,回想了一下最近的事情,觉得没有什么地方和襄阳王牵扯在一起的。他心里面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既然是王府相请不去不好,到那一日我陪着你一起去。”

林黛玉点了点头。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约定那一天。不仅谷云也去了,襄阳王也去了。

男人们有男人们的消遣方式,女人有和女人相处的办法,襄阳王妃上下打量了一番林黛玉,眼中赞叹之色非常浓烈。

“我早听说夫人是个秀外慧中的女子,一直想和您结交,今日才有了机会,夫人不要怨我唐突,实在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王府忙完了才腾出手来。”

林黛玉跟襄阳王妃一来一往说了半天的话,才渐渐放下心来。

虽然觉得王妃想要结交自己的说法有太多的问题,但是人家也没有透露出什么要求或者所求,心里面也觉得踏实了不少。

等到晚上回家,夫妻两个在房间里面说起这件事。

“王妃那人也没说其他的话,只是不停的打量我,但因这是第一次。私下里面说话,我也觉得她似乎没什么恶意。”

“或许是因为我的关系,”古云推测“最近一段时间,襄阳王手下得用的几个奴才经常犯事,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和人有一些口舌,出行的时候掀了人家的菜摊儿,全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要论罪也不至于,想必因为这个事情,他们夫妇才有意跟咱家联络得吧。”

两个人思来想去,只有这件事情能勉强算得上是一件事情。想了半晚上想不出头绪,只好一起睡下。

这个时候襄阳王夫妻也在说林黛玉。

“你是没看见,人人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女子我见了不少,可像林夫人那样的却少见。别的不说,他那一身气质是旁人学不来的?”

襄阳王挑了一下眉头,“学不来的?”

襄阳王妃在灯下卸妆,点了点头,“主要是那气质,像仙女的更多一些,别看人家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娘了,就是再过上二十年三十年,也难有人学出她一两分的气质。”

襄阳王不相信,“要说气质,本王也见过不少有气质的人,太后她老人家那母仪天下的气质……”

“你糊涂了,怎么能拿林夫人跟太后娘娘比,我的意思是说,她那种气质更飘飘欲仙一些,说白点就是天仙下凡。”

襄阳王眯着眼睛,“人家说天仙下凡,一直是形容女子漂亮,王妃的意思是说,天仙下凡是自带了那一份仙气?”

“您总算是明白过来了?”

“明白是明白了,可到底没看见,要是能看一眼,也知道这份仙气跟人家的仙气到底是怎么不一样。”

“王爷,”王妃顿时转过身来,生气的说,“王爷可不能有这种想法,人家那是朝廷大员的妻子,您这想法也太荒唐了。咱们家好不容易把您丢掉的爵位又拿了回来,可经不住您再作幺蛾子了。”

“你放心,你们家王爷是干大事的,不是你想的那样。”

王妃还有点儿不放心,但是也没办法。看着襄阳王坐在灯下,想了一会儿。就劝他,“不知道您到底是怎么想的,只不过现在天也黑了,时间也晚了,早点儿睡吧。”

襄阳王似乎没听见她的话,又问了一句,“你刚才说林夫人身上那股仙气是别人学不来的?你见了这么多人也独独只有她身上有?”

“嗯,是的。”

“本王知道了”。

×××

一道烽火直上云天。

兵部的人全部从屋子里面跑了出来。贾故这一天正好就在兵部衙门。看到那股子烽火。问身边的官员,“看方位辨颜色,这是哪地发生了叛乱?”

“南疆,那里的人全部是化外之民,非我族人,三十多年前曾经叛乱过一次,当时出动了五万大军镇压,花了五年的时间,折了一半儿的人马。”

“本官现在进宫,面见皇上,你们也赶快应对起来。”其他人立即动了起来,贾故骑着马一路奔向皇宫。

不只是兵部衙门的人看到了烽火。差不多京城的人都看到了,这个时候皇帝站在御书房门前,看着那道直冲天际的烟柱,面无表情。

派谁去镇压,就成了目前一点需要考虑的大事。

金銮殿上,皇帝的眼光挪到了贾故头上。心里立即否认了派贾故去的想法。

“南疆,又称十万大山,山中多瘴气,终日难见阳光,虫蛇遍地。骑兵难以在山林中展开,也只有有经验的老兵,才敢在山林里面闯一闯。臣以为,当年老郡王平乱有方,不如还让南安郡王再次镇压南疆。”

接着是一帮子白胡子老头出来高声附议。

南安郡王也奔出行列,“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皇帝眯了眯,宗室的各位老王爷们也互相对视了几眼。

看皇帝犹豫,满朝的文臣非常不理解她为何犹豫。

“皇上,自古以来,父子祖孙镇压一地,这乃是惯例,比如说汉朝伏波将军马援,震慑西羌,其后代一直在震慑西羌,一直到了三国,马超就是马援后人,早先的时候,马超就随父亲仍在震慑西羌。皇上,上一代老郡王平叛南疆有功,此刻仍然派南安郡王前去平叛才是上策。”

又出来一个白胡子老头,“皇上,南疆那地方,骑兵不易展开,满朝诸位将军当中,大都习惯在平原上刀剑冲锋,不习惯在山林里面与人游斗。南郡王去平乱乃是上策”。

想要从南安郡王嘴里夺食儿的武将也不少。一时间朝堂上面跪了一地的人,请求出战,皇帝看了看满朝文武。嘴角挑了一下,“就依着各位卿家所言,即日起,派南安郡王前去平乱。”

朝堂上面一片皇帝圣明的赞颂声,都没看到皇帝嘴角边那一抹是讥讽是嘲笑的笑容。

下朝之后,贾故走到户部尚书跟前。“赵大人咱们说说话。”

姓赵的一直是一只铁公鸡,这个时候脸色非常不好看,赵大人这个时候能想象得到这支队伍去平乱,跟烧钱没有两样。

他这会儿觉得手疼脚疼,胃也疼,头也疼,没好气的跟贾故说“贾大人想说什么,在下明白,衙门里还有事情,就不跟贾大人说话了,告辞。”

“一切都拜托老大人了,您慢走。”

一群兵部官员围着贾故,“大人您说这次能从赵大人身上要出来多少银子?”

贾故摇了摇头,“咱们又不知道户部还有多少银子,再说了,户户银子也不单单是为了咱们兵部预备的。但这事儿是件大事,想必赵大人不会缺了咱们这里的钱粮。”

一群武将们心想,量他也不敢少了在外大军的钱粮,要是户部敢苛扣我们,大伙儿一块儿去拆了他们的衙门。

在宫门前,各部官员纷纷散开,襄阳王喊住谷云。

“谷兄别走,后天正是我们家小二的生辰,他一个小人儿也不想着大办,只邀请了几家相熟的人家来府里坐坐,后天谷兄与夫人一定要来。”

※※※※※※※※※※※※※※※※※※※※

今天冬至,按照北方的习惯要吃饺子。

大家今天吃了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