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钱(2/2)
“您还不知道吧,国库没钱了,皇上的私库里面可有不少的钱呢。”
史太君斜着眼睛瞄了一下贾珍,“不劳你操心,老婆子还有些脸面,到处去借借,人家看着我这张老脸,还愿意借给咱们家钱。”
眼看的史太君油盐不进,贾珍也很生气。“不打扰老太太了,我去找政叔叔说话”。
史太君给鸳鸯了一个眼色,鸳鸯跟着贾珍出门,过了一会儿鸳鸯回来。
“珍大爷进了老爷的书房,老爷书房里的那些清客相公们都出来了”。
史太君顿时急了,“都是孽障,我要是死在这件事前面,到时候见了祖宗,还有两分脸面,要是死在这件事情的后面,到时候还不知道是什么下场呢。”
史太君坐了一会儿,对鸳鸯说,“你现在去清点清点我的私房,我有用,清点好了跟我说。”
鸳鸯答应了一声,亲自去库房里面盘帐。等鸳鸯进了库房没多久,王夫人的心腹丫头玉钏儿也闪进了史太君的库房。
这件事被史太君院子里面的一个洒扫小丫头看到,没过多久就传到了王熙凤的耳朵里。
王熙凤歪在榻上,看着平儿给贾芳做衣服。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嗑着瓜子,跟平儿说这件事情。
“我就说那边府里没钱了,一准盯着老太太的私房银子。看看现在是不是被我说中了。”
平儿咬断一根线头,问王熙凤“你说老太太到底有多少银子?够不够还这笔欠银。”
“肯定够,我跟你说,老太太手里的都是好东西,漏出去一两件够咱们吃喝上一两年。再说了,老太太手里握着的都是老国公爷当年弄回来的,别人家里我不知道,咱们老爷常去忠武侯府,他们家这几年可也弄了不少好东西来,全是被他们家太太收在自己的房里。你不知道,我听见跟着老爷出门的小子们说,光江南一个地方盐商的孝敬就是这个数。”
平儿看着王熙凤伸出五根指头,试探的问,“五百两?是不是有点少。”
“比这个多的多,傻丫头,他们家老爷现在只是一个侯爷,咱们家老公爷以前可是一个公爷,你说咱们家当年收的孝敬是不是比他们家更多。”
“多是肯定多的,只不过咱们家人口也多,不像他们家人口少,说来说去,他们家不管有多少银子进了他们太太的库房,到最后还是珹大爷的。”
“你说的对,盯着人家的银子没意思,说来说去还是要盯着咱们自己家的银子。咱们老爷上嘴皮一碰下嘴皮,不要以后的分家银子了,但是咱们家没说不要老太太的私房银子,所以呀,在老太太那里放几只眼睛是对的。”
“只是看如今这样子,二太太也惦记着这笔银子呢。”
“咱们想的那才叫惦记,在二太太看来,这笔银子合该是他们家宝玉的,他盯着这笔银子,不叫惦记,是叫看着,做亲娘的给儿子看着银子有什么不对。”
“您这话说的也对,没想到鸳鸯居然也默认了这件事。以前咱们您向她打听,老太太那边有什么好东西,她是一个字儿都没向咱们说,现在居然让玉钏进库房了”。
王熙凤正想说话,看到他们院里一个叫小红的丫头过来,示意平儿,不要再说下去了。
小红进了屋子,他是管家林之孝的女儿。今天特意奉她父亲的命令进来,跟王熙凤商量一件事儿。
“二奶奶,我爹刚收到的消息说隔壁府里要卖几个庄子。”
这是大事儿,这个时候土地对一个家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财产。
王熙凤也没闲心嗑瓜子的,坐起来问小红,“如何来问我了?你爹没有跟老爷商量?”
“老爷不在家,我爹说先找您支几百两银子出来,别的不说,先压一些银子过去让他们缓一缓再卖这些庄子,咱们也好找个人,出面把这些庄子买下来,要不然人家知道是咱们买了咱们家的庄子,说出去不好听”。
她一嘴一个咱们咱们的,说的王熙凤头疼。然而她也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特别是有了儿子之后,给儿子置办田产,在她看来是一件再正确不过的事情了。
王熙凤亲自拿了一把小钥匙,在床头的一个木柜里面,拿出一包银子塞给小红。
“跟你爹说,务必要把这些庄子买下来”。
小红答应了一声,抱着这些银子出去了。
看着小红出了院子,平儿还说,“也不知道是谁的主意,居然想要卖掉这些田产。”
王熙凤想了一回,“别管人家打的是什么主意,咱们要把这几个庄子给吃下来,你也别坐着缝衣服了,衣服什么时候缝都行,你先派人出去把老爷找回来。林之孝居然找不到他,不在棋盘街,就在侯府,再不然就在哪个池塘边上跟侯爷一块钓鱼呢。”
王熙凤所料不差,贾赦真的跟贾故兄弟两个找了一个干净点的池塘边钓鱼。
平儿派来的小厮是从贾赦的庄子上挑来的人手。说话口齿清晰,三言两语把这件事情交代清楚了。
贾赦赶快找贾故商量,“这个时候卖地,无论如何我也要把这些买下来,都是祖宗置办下来的家业,不能轮落到外人手里。你手下有没有可靠的人,让他出面,不管花多少钱,也要把地买下来。”
贾故把鱼竿收起来,“可靠的人有,还不会占你一个铜板的便宜,出面买这个地,人家不敢跟他争。”
“是谁?”
“还能是谁?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当然是我。首先我是官身,敢跟我争的没几个人,敢跟我争的人也是要脸面的,说来说去,我是要买自家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哪怕祖宗不认我,但是我认我祖宗的东西。这就够了,只要我学你,混蛋一点,谁会和我计较。”
两个人赶快收拾东西,贾赦还有点不明白,“你的意思是说买地的人会有许多?还都是一些权贵?”
“我的好哥哥,你也不想想,远的不说,就拿咱们外甥女家来说,他们谷家发迹的太晚,手里没有几块像样的田地,为了置办一些田产,谷云他们兄弟两个都快跑出直隶了,买的还是一千多亩的小庄子,有这样的好机会,你说他们会放过吗?”
贾赦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两个人坐在马车上,催着车夫赶快回城。在马车上贾故还在说这件事。
“只要开了这个头,往后卖地的时候还多着呢,听说在江南,贾家有大片的良田,你也记得给贾琏他们兄弟去封信,打听打听,这些良田现在还在不在。从今天开始,荣国府哪怕有个国公府的牌子撑着,也算不上京城的二等人家了。”
现实就是这样,爵位,职位和田地,这三样东西对于一个家族来说缺一不可。少了就是没落的标志。主要这三件东西在手里,日后想要东山再起非常的容易,如果这三样东西有一样丢失之后,对子孙后代影响非常大,那就是田地。
“贾老二,他怎么不知道这个道理啊。”
贾故颇有点痛心疾首,“到底是他想卖这些田地,还是有人给他出主意要卖这片田地?他怎么就不多想一想,祖宗置办这些家业是何其艰难。”
“他不擅长俗务。”贾赦嘟囔了一句。
※※※※※※※※※※※※※※※※※※※※
正好1万字。
老规矩,如果有错别字请留言。
一直以来觉得万字更新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算一算,平时这篇文章6000字,大猫3000字。算起来每天也能1万字。现在这篇文章1万只大猫3000字也就等于比平常多加了3000字,但是给我的感觉是比平常多了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