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猫在三国 > 心路 (已经捉虫)

心路 (已经捉虫)(2/2)

目录

“兄长与弟弟们都愿意跟随父亲一起南下,父亲身边不缺儿子伺候,只是大猫一个人在外边儿,听说带的行李金银都不多,儿子担心大猫…”

丁夫人长出一口气,“也不知道大猫那孩子是怎么想的,大过年的就出去了,现在这个天气又非常的冷,带的东西又不多,也不知道在外边是不是忍饿受冻,罢了罢了,你既然想去找他,那就去吧,至于你父亲那里自有我去说话。”

曹三公子非常感激,但是这份感激并没有让他晚点出发,他火速收拾东西,带着人马直接杀向洛阳。

曹老板晚上回来之后,丁夫人才把这件事情跟曹老板讲了讲,还担心曹老板心里面不痛快,特意把事情揽到了自己身上,“是我叫那孩子去的,你要是生气就冲着我来。”

“夫人何出此言?这话说的让我无地自容,难道我是因为孩子的事情和夫人生气的人吗?”这话刚说出来瞬间觉得后悔,害怕丁夫人再次想起曹昂就赶快转了一个话题,“有件事情要跟夫人说,明天一大早我就带兵南下,实际上今天下午已经发出了几支骑兵,兵贵神速,这一战无论如何就要把荆州拿下。家里面的事情就托付给夫人了,虽然这些年文若威严日盛,但是有些人还是不愿意听从文若的吩咐,若是有人不听管教,到时候还需要夫人为文若撑腰。”

丁夫人点了点头,“你只管放心,许昌的事情大事交给荀公,一些小事情只管交给我。”

曹老板就非常感性的拍了拍丁夫人的手,感谢的话说不出口,两个人也只能执手相看。其实丁夫人的脾气非常火爆,并不想陪着曹老板演绎出夫妻情深的戏码,但是一想到他明天就要离家,生生的忍着没有把手甩开。

虽然没有把手甩开,但是她也不想让现在这个氛围一直持续下去,“有件事情倒是想问你,老三走了你打算让谁跟着一起去?”

这还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本来让老三去,那是因为老三有几分武力,如今他不去,其他人也就别去了。老二要留在许昌,加上他如今成亲了,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孩子,说出去我就替他臊得慌,什么时候有了孩子,什么时候再随着大军出征吧。至于老四,手上没有二两力气,拉不开弓上不了马,让他去干什么?老五老六年纪还小,这个时候把他们带上,我也是于心不忍,就把他们托付给夫人,请夫人管教他们吧。”

虽然是把人托付给了丁夫人,但是碰上的丁夫人这样的脾气也只会管,但不会教。

这一天晚上,许昌许多家庭里面都在收拾行李,大猫他们家也不例外。

本来给大猫他哥哥张虎同志安排好的事情,如今变了卦,任将军卧病在床,想要把张虎重新塞到运粮队伍里面的张辽自己都不放心。所以张虎同志这一次仍然驻守在许昌。

大猫他老爹一边看着妻子替自己收拾行李,一边交代大儿子一些话。“让你留在家里并非是没有给你托关系,说来说去打铁还要自身硬,只要你有本事,不管是守许昌还是从军都有功劳。我觉得你留在许昌也是一桩好事,能照顾你母亲,也能在许昌里面收集消息,不管是我还是大猫有什么行动,你这边总是比我们知道的早。”

说到大猫,张虎有话想说,但是一看到父亲在忙忙碌碌,也就把话题隐没了下去,心想着我弟弟从小就是一个乖孩子,才不会做那种梁上君子才做的事情呢。

大猫他老爹把自己的印鉴收拾整齐了之后带在身上,继续教育大儿子,“跟随你外祖父学习的事情千万不可放松,要是让我知道你有哪一天偷懒不去,不用你外祖父收拾你,我回来了就直接用家法罚你。”

说到这个地方,张虎表现出一脸的生无可恋,心想也不知道自己的外祖父是从什么地方找来的事例,每天就让自己判断,判断的自己一听见事例这两个字就想吐出来。

“还有一件事情你记得去办,为父走了之后,你找人给大猫写信,或者等大猫给你写信了,你顺着来信这条线儿给他把信寄出去,跟他说别在外边玩的时间长,男孩子终究还是建立功业,跟他说我在江南等他,让他早点动身。”

张虎乖乖的答应了一声,不用父亲吩咐这件事情,他肯定会向弟弟说明白的。

大猫他老爹只觉得有许多话没有交代,但是天不亮外边就有人来请他,说是诸位将军已经动身前往点将台,请他不要迟到。也只得放弃继续教育大儿子,站起来披挂上身,骑着战马头也不回的带着人去了城外的点将台。

大猫这一路往南走,事实上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轻松愉快。

首先他的衣服没有了,导致他后来的几天没有衣服可换,整个人发出一股馊味。再有就是他的干粮丢了,虽然能在很多地方找到野味,但是天天吃肉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折磨,他这个时候迫切的想找个地方吃一碗面条,但是大猫不愿意出现在人前,因为他确实是发现了有关自己的海捕文书。

再有他也想乔装打扮一番去拜访一些名士大儒,但是最后他打听了一圈才发现,有些人要么是沽名钓誉,要么就是非常的清高,一见大猫纷纷让人把他赶出门去。

大猫思来想去,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自己跟一个叫花子一样。

张狼关于这件事情就安慰他,“你不要想那么多了,那些人都是一些肤浅的人,对于以貌取人的人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有大本事的人。”

不相信他说的话也没办法,实际上大猫如果不想再重操旧业做梁上君子,是很难再去弄到一身合适的衣服,但是比起来重操旧业,大猫觉得自己还是穿着这些已经馊掉的衣服吧。

最让大猫心疼的是小黑兔,这家伙自从跟了自己,跑了1000里地不说,因为没有草料喂它,只能啃一些青草,导致这家伙现在饿得非常瘦。

这一天中午他带着小黑兔,一人一马到了一处驿站,从怀里摸出来两文钱,对着里面的人说,“我现在也只剩下两文钱,能不能卖给我一个大饼?”

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那个人借了2文钱给他拿了一个大饼出来,端了一碗清水,让他坐在驿站的台阶上啃着大饼喝口清水。

大猫心想天下还是好人多,谢过这个人坐在门口悠哉乐哉的吃着大饼,将小黑兔放开,让他自己去寻觅一些青草。

就在他吃大饼的时候,听见背后院子里面有人谈论时事。

“曹孟德亲率大军,追上了刘玄德,可谁知道刘玄德那人携民渡江,带的老弱妇孺有20万之多,一群人互相扶携着,走的本来就慢,可偏偏曹军就在背后,把刘玄德急得呀,当时差点跳江。”

另外一个人就说,“曹贼逼人太甚,若是想要杀玄德公,直接派出弓箭手就好,就可偏偏在后面追击百姓,百姓又是遭了什么罪才有了这样一场麻烦。”

这话大猫就十分不爱听,站起来一手拿着饼一手端着碗,走到了院子里面,看到两个人穿衣打扮都挺不俗的,坐在院子中间互相说话,大猫把碗放在他们俩跟前,两手捧着大饼一边吃着一边说话。

“小子刚才在外边听见两位先生高谈阔论,忍不住,也想来说几句话,不知两位先生意下如何?”

“观你谈吐也像是读过书的,既然想说那么请讲。”

“小子刚才听见有人说刘玄德携民渡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件事情?”

其中一个人点了点头,摸着胡子,非常骄傲的跟大猫说这件事情,“大伙都说刘玄德为人仁厚,对待百姓视如己出,这次也是,不忍心百姓生活在曹贼手里,逃命的时候也不忘记带上百姓,像这样的人天下少有。”

大猫本来正在吃着大饼,大饼太干,急匆匆的喝了一口水,把嘴里的饼给冲下去,忍不住反驳这个人,“先生此言差矣,我看刘玄德那人才是沽名钓誉之人。”

说刘玄德好的那家伙瞬间不能接受这样的说法,站起来要和大猫理论,另外一个人赶快把他们两个分开,分别安抚了一番,三个人才冷静的坐下来继续聊天。和事佬就请大猫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得更加清楚一些。

大猫也不客气,“请问玄德公可有土地?”

两个人都摇了摇头,觉得刘备是好人的那家伙,叹一口气,“玄德公就是时运不济,当初在徐州的时候碰上了吕布,吕布死之后又遇上了曹操,好不容易又到了荆州,荆州的刘表虽想把荆州托付给他,可谁知道蔡家上下不满,和蔡家还没有撕扯清楚,又迎来了曹贼。可惜可叹呐。”

大猫就反问他,“既然玄德公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就算是带着百姓们躲过了曹公,那么他又能将这些百姓们安置在什么地方呢?”

两个人相视了一眼,都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大猫接着说,“把百姓们带走是一条妥妥的死路,若是让百姓们留下来,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就算曹公再怎么残暴无情,也不会对手无寸铁的百姓赶尽杀绝,本来曹公也没有杀百姓,大伙尽可以往北边儿去看看,袁绍当年的百姓现在不也是活得好好的?”

刘备的死忠粉就说大猫,“我看你肯定是曹贼帐下的走狗,要不然你怎么替他说话?”

大猫满不在乎的跟这个人透露自己的老底,“您老人家说的没错,若是曹公愿意收我当走狗,我立马就去,你也别喊他贼,正儿八经的贼就在你跟前坐着呢。说了我再说说您,如果我是曹公的走狗,那你肯定就是刘公的鹰犬,要不然明明知道刘公不安好心,你怎么还在这里替他说话呢?”

“好了好了两位,咱们今天就事论事,不可多说不可多说呀。”和事佬赶快擦了擦头上的汗,生怕两个人再动起手来。

“玄德公处处逢凶化吉,虽然没有尺寸之地安置百姓,但是百姓愿意跟他走,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一片地方让他安置百姓的。”

“看你说的,难道百姓不吃饭了吗?玄德公竟然没有土地,那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怎么养百姓?若是20万百姓跟随着他,每天饿死1万人,那么这20万百姓也撑不了一个月,您说是不是?一个月的时间不能种植出庄稼,更别说有20万张嘴嗷嗷待哺,就算是刘公他把自己熬成了一锅羹,也未必能养得起20万张嘴,所以呀,跟着他就是一条死路。”

大猫可是经历过饥饿的,知道饿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特别是当年大家跟着吕布,没吃没喝的日子也常常有,那个时候光筹集粮食这件事情,就能把陈宫愁的掉一把头发,大猫不认为刘玄德新招募的谋士诸葛亮比陈宫台更厉害。以至于后来到了许昌,前两年的时候也经常饿肚子,而且曹老板帐下的谋士们为了筹集粮草,真的是用尽了各种办法,刮地皮的事情那就是小事,某种不可言说的肉干,那也算是平常,为了筹集粮草,郭嘉曾经想过绝户计,曹老板曾经安置过摸金校尉。所以说刘玄德那人未必有曹老板这样庞大的谋士团给他出谋划策,更缺少有人执行计谋。

毕竟程昱先生那真的是言出法随,他自己就是一部行走的律法。为了筹集粮食,狠心的时候真的是不择手段。

越是了解粮食对一个诸侯的重要,大猫就越不理解刘备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过经历过这么多事情之后,大猫对刘备不仅没有一点的佩服,反而越发鄙视这样的为人。

早些年的时候,他曾经听说曹老板抓住了吕布,吕布在曹老板追着陈宫下白门楼的时候,就悄悄的和刘备商量,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您现在是坐上客,我现在是阶下囚,到时候请你为我多多美言几句,毕竟我当时为你解围,你也心存感激,一心想要报答于我,这不,时候来了,只要你救了我这一次,咱们以前的恩怨一笔勾销。

刘备要是不愿意就不要搭理吕布,可偏偏对着吕布点了点头,让吕布心生欢喜。没想到在曹老板犹豫要不要杀吕布的时候,就是刘备加了最后一把火,让曹老板下定了杀人的决心。

杀了吕布对于大猫来说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吕布已死,吕布的妻女家小就非常的可怜,这一点是大猫无法接受的。所以大猫在感情上就把所有的错误推到了刘备头上。这件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到了现在又听见刘备做出了一件携民渡江的事情,越发觉得刘备这个人太过于虚伪。

在大猫看来,百姓们对于谁当官谁做主谁是诸侯这种事情关心的不多,他们只是觉得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到时候许昌的粮食押运过来,百姓们就会纷纷倒戈,一切事情迎刃而解。可是当百姓们不管是有没有人煽动他们,纷纷抛弃家园,跟随刘备的时候,刘备作为一个统治者,一个人人称颂的仁人君子,就不该带着百姓们一起逃亡。

因为最简单的问题就是刘备拿什么养这些百姓。他养不起!

“以我之见,刘备之所以带上这些百姓,也只不过是想让他们阻挡曹军,好让自己及时逃命。”

这是大猫对这件事情的所有见解,但是刘备的死忠粉并不这样认为。

“玄德公不肯放弃百姓,死活不肯上船,最后还是被手下的人拉到了船上,到了岸上之后,也是不肯离开…”说到这个地方,这个人捂着脸呜呜的哭了出来,看样子他真的是被感动到了。

“那么他可曾派人去寻找船?他可曾派出自己所有的将士去抵挡曹军为百姓们争取时间?他明明知道曹公就是为了活捉他而来,在百姓们纷纷溺毙在大江里面的时候,可曾主动献身,用自己的性命换百姓的一条活路?”

自然是没有的,玄德公只是不停的大哭,先是哭着不肯上船,后来是哭着就要跳江,最后是哭着拖着不肯上岸。拉他上船的是他的将士们,阻止他跳江的是他的谋士们,劝他离开岸边的,也是他的部下们,好人都是他,他也只不过是在部下们的劝说和阻挡之下才没有死成。

千古艰难唯一死,玄德公真的是辛苦了。

以上是大猫所有的心路历程。

正好这个时候大饼吃完了,清水也喝过了,大猫准备离开这里,所以就拱了拱手和眼前的两个人告辞。“我欲南下去投军,若是两位想去咱们同往,若是两位不愿意去,咱们就此别过。”

这两个人当然不会离开家乡前去投军,所以也就客客气气的和大猫告别,其中那为和事佬先生特意塞给了大猫一些干粮,和一小包五铢钱,这算是一笔比较慷慨的资助,但是从他的表情上就能看出来,他觉得大猫活下来的可能性比较低,直到大猫要上马的时候,还在不停的劝说大猫最好不要去。

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大猫这一路走来体会到这句话之后,对别人的好感都是倍加珍惜。在马上向这两个人拱了拱手,头也不回的扬鞭策马,向南边奔赴而去。

“张狼,虽然咱们以前说好了,要在一个关键的时刻出现在丞相跟前,以此加深自己的分量,但是这个时候我觉得,咱们这些小算计在大环境跟前已经算不得什么了。想要建功立业要趁早,咱们早早的去,也比咱们掐着点儿去强得多。你觉得呢?”

“都听你的”。

※※※※※※※※※※※※※※※※※※※※

又在这最后千钧一发之际,把这1万字奉上。

我知道这次的错别字比较多,毕竟是在两个小时之内赶出来这1万字确实是要匆忙了一些。而且为了赶时间,根本就没有检查。

关于这个事情,大家今天可以先不要看,明天早上让我重新检查一遍。

已经捉虫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