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独家(2/2)
椿芽跟明瑜商量了一下,还是打算把娃娃送到部队托儿所。到时候,她跟单位打个申请,上班时来回跑着就成。明瑜怕她累着,她就笑着说:“不累,就权当锻炼身体了……”
.
齐明瑜知道椿芽要强。
可这事他实在是帮不上,只能多干点家务活了。
.
*
进入五月之后,天气热了起来。
.
椿芽也到了预产期。她很注意锻炼,想生得顺利一些,这样对娃娃也有好处。齐明瑜更是绞尽脑汁,想办法给椿芽增加营养。
.
这时候去镇子上赶集基本上找不着吃的了,队里的粮库都告了急,不管是粗粮还是杂粮都精贵着呢。偶然碰到一个卖家禽或换鸡蛋的,不要钱只要粮票。椿芽叮嘱过粮票一定要攒着,可为了给家里弄点好吃的,他还是咬着牙换了一只花公鸡和十来个鸡蛋。
.
回到家里,齐明瑜就哄着椿芽说:“那粮票还有一些,咱先吃着再说……”
.
椿芽也想吃点好的,这都是为了肚子里的娃娃,还有果果和阳阳也正在长身体,趁着能找到吃的就多吃些吧?按说,明瑜还有一些副食补贴,可都进了果果和阳阳的肚子,她心疼明瑜想让他多吃点,大林也不过十七岁不能亏着了。
.
这一年下来,家里攒了不少干货,可那是填肚子的。要想吃到新鲜的,还得再想想办法。椿芽瞅着小棚子后面的那片空地,就下了决心。
.
那块地开垦一下,就能种点蔬菜。部队上虽然也讲原则,可自家种菜应该没啥问题吧?以前她有些顾虑,怕给明瑜带来不利影响,可到了困难时期不是提倡“瓜菜代”吗?她不过是提前动手而已。
.
椿芽跟明瑜一说,齐明瑜就毫不犹豫地点了头。他也有这个打算,要不是椿芽拦着早就下手了。
.
说干就干,齐明瑜找了通信员来帮忙。一下班,二人就挥着锄头开垦荒地。周围的邻居们见了,也来凑热闹。结果那片荒地很快就连成了一片,只要是参加的都弄了一块地,还喜滋滋地说:“这是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后勤处也注意到了,就把周围的荒地充分利用起来。这么一来,营区周围除了林带就是菜地,颇有田园风光。
.
祁司令员听说后,也让勤务兵和警卫员把院里的空地刨了刨,说去后勤上弄点蔬菜种子,都种上菜,到时候吃不完就送到伙房里去。
.
祁苏彦和柳怡军从未干过农活,对种菜也没啥兴趣。不过,看到大哥家里也变成了菜园子,就说:“大哥,你这边吃不完,可得给我留一份儿……”
.
*
赶在夏收前,老三齐建民出生了。
.
这是一个胖娃娃,蹬着小腿儿哭声很嘹亮。椿芽醒来时看着这个小胖子,心满意足地笑了笑。齐明瑜见母子俩都平平安安的,一松劲就倚着长椅睡了过去。
.
徐秀兰见了,也不敢叫醒他。她知道明瑜太困了,熬得都撑不住了。她从老家提前两天赶了过来,到省城时椿芽还在家里,第二天中午就进了医院,下午就生了,一切颇为顺利。
.
齐明瑜醒来后,就想去邮局拍个电报给爹报喜。徐秀兰说:“明瑜,花那个冤枉钱干啥,还是省省吧?给你爹写封信就成……”
.
一个星期之后,姜茂山收到了来信。
.
知道明瑜这边又添了娃娃,自然很欢喜。姜老爷子得了信儿,就接下了起名的任务。他去自留地里转了一圈,瞅着那春玉米绿油油的冒出了苗苗,就给小娃娃起了个名字叫壮壮。心说,甭管肚子吃得饱不饱,都希望这娃娃长得壮壮实实的。
.
---
----
小天使们,过年好~
^_^
-----------
捉虫~
*
(以下请忽略~)
*
雨下了一夜。
到了第二天清晨, 终于停了。村里的道路泥泞不堪, 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吃罢早饭,姜茂山就赶着驴车去了青溪镇。
那边离村子有十多里路, 在河的上游,地势很高。他想在镇子上找间房子,把家里的东西都搬运过去。临出门前爹特意叮嘱他, 要赁套砖房经得住水泡才成。他踅摸了一圈,最后在高岗子上赁了一套小院子, 有三间北屋带着一间灶屋, 虽然价格不便宜可为了保命只好忍忍了。
回到村里, 消息已经传开了。
乡亲们是半信半疑,见他家一车接着一车往外搬运东西,也跟着发慌。姜大伯拦着他问话,他就照实说了。
“大伯,都到这个时候了,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姜大伯一脸疑虑, 回到家里也开始收拾东西。还让他儿子去李家寨探路, 那边是他岳家, 离河道几十里地,安全得很。又催促着他兄弟一家赶紧想辙,实在不行就跟他一道过去。
这么一来,村里是人心惶惶,说啥的都有。
尤其是村东头的李神婆跳得格外欢腾,说村里有一股妖气, 要给大伙儿招灾哪。可她回到家里,却让当家的赶紧收拾东西准备跑路,还派人去给她娘家报信早作安排。
保长也坐不住了,让长工们套上马车去县里。那边地势最高也最安全,再说他家有宅院,搬过去也方便。其他几家大户也行动起来,村道上都是搬东西的,拉粮食的,把路都给堵了。
瞅着领头的都跑了,村里的汉子们也放下镰刀出去寻找落脚点,护堤队也就解散了。椿芽听说后,松了口气。心说,甭管采用啥办法,只要离开村子就行。
她惦记着曾祖父一家,就跟爹打听了一下。爹说姜二伯的儿子就叫根生,是给徐大户家赶车的,已经拉着粮食去县里了。他们一家也打算跟着他大伯去李家寨,避一避。
几天下来,姜家院里已是空荡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