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从小村花到大军嫂 > 晋江独家

晋江独家(2/2)

目录

说起养鸡,爹来信说村里也有炕小鸡的,就买了十几只养在了院里。家里有自留地,养个家禽还是很方便的。因为这个,老爷子和老太太就想搬回去住,说那边院子大,小鸡随便刨点食也不用喂了,等下了蛋就攒到一块儿腌起来,椿芽和明瑜回来了也有个菜吃。你娘不放心就没敢同意,说二老年纪大了,住在那边哪成啊?你奶奶就不大高兴了,说手脚都能动弹,活动活动咋了?

.

椿芽也不想爷爷奶奶搬回去,困难才刚刚开始,最严重的时候还没到呢。她写了回信,让爷爷奶奶打消这个念头。说起来,临近夏收情况是有所缓解,可其他省呢?如果受灾严重只怕要往外面调粮食呢。

.

对外界的情况,椿芽一向很关注。

.

最近,国内发生了不少事儿。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提前下水了,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也是以职工群众为主导的技术革新项目之一。远洋货轮启程之后,中途不需要补给就能直接横渡大洋抵达欧洲了,这对今后的贸易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上面提出了农业发展纲要,对国民经济也做出了调整。针对经济比例失调问题,计划大力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从而减轻农村负担,促进农业发展。针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在农村地区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对公社和大队进行了清理整顿,凡有贪污、多占、挪用的,不论数量大小,一律退赔。

.

这些都是有力举措,促使国民经济尽快走出困境。当然,也意味着一部分职工会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失去城镇户口。

.

*

到了五月底,壮壮满一周岁了。

.

小娃娃开始学走路了,可步子不稳,摇摇晃晃的,看着吓人。椿芽和明瑜不错眼地看着他,怕娃娃磕着了。阳阳故意去逗小弟弟,又跑又跳的,气得椿芽想拧他屁股。

.

这时候,夏收工作开始了。

.

省里的情况还好,跟去年产量基本上持平。可临近的几个省份却不容乐观,夏粮大面积减产不说,有些地方甚至绝收。粮食问题依然摆在面前,国家一边紧急调粮支援困难地区和北方几大工业重镇,一边集思广益寻找对策。

.

经济上遇到了困难,接下来更是雪上加霜。

.

到了六月中旬,邻国突然发飙,两国关系急剧恶化。七月里,对方又撕毁了合同撤走了专家,直接导致两百多个项目下马、大批工厂停产,给经济建设造成了重大损失。

.

看到这些变化,椿芽是心惊肉跳,却又无可奈何。她在小棚子里转了几圈,看着那些瓶瓶罐罐的才稍感安心。吃陈的补新的,这个冬天一定会过去的。

.

齐明瑜见椿芽时不时地发愁,就搂着她说:“甭担心,有国家管着呢!”

.

椿芽明白有国家管着,可国家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天灾人祸都赶在一起了,即便长出三头六臂也不成啊。

.

*

七月初,一年一度的高考开始了。

.

二林下了考场感觉考得还不错。他提前报了军事院校,体检和政审都通过了,只要文化课过关就能参军入伍了。对这个事,齐明瑜很上心。他打听了一下,有一位战友在那边当教官,还负责本期招生工作。这人是他读军校时的同班同学,关系还不错,就跟椿芽商量着要不要打声招呼?椿芽考虑了一下,说看看情况再说吧。

.

她明白现在跟后世不同,没有“托关系、走后门”一说,尤其是部队上思想作风端正到了极点,不打招呼还好,一打招呼反而会坏事。她想,政审时家庭成员都有统计,明瑜也在其中,那位战友应该认得出来吧?

.

---

----

捉虫~

----------

更晚了,见谅哈~

^_^

*

不用看, 请忽略

*

齐明瑜的肩伤痊愈后, 就开始了腿部复健。

这是椿芽建议的,说如果不这么做腿部肌肉就会出现萎缩, 到时候两条腿不一般齐,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就变成瘸子了。

齐明瑜觉得很有道理, 就按照椿芽的建议每天按摩、热敷外加上运动。因为不能出门,就在屋子里来回走着, 到了中午就倚着窗台晒太阳。他的床铺正挨着南墙对着窗户棂子, 从早晨到下午都有阳光, 铺盖上晒得暖暖的,有着冬日特有的温馨和舒适。

椿芽说:“这样才能补钙……”

他是学化工的,对钙元素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这个对身体很有好处。于是,常常躺在床上晒太阳。大林和二林也凑过来, 一边听二表哥讲故事, 一边跟着晒暖儿。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为了给齐同志补养身体, 姜徐氏那边也做了好吃的。家里的母鸡炖了汤, 小公鸡吃了肉,椿芽还让爹去镇子上买了猪腿骨回来熬汤,说这个最补了。

对这个说法,姜茂山不敢认同。

在集市上卖得最快的是那种带皮的肥肉,既可以炒菜又可以炼大油。其次是五花肉,主要是包饺子用的, 吃起来也很解馋。肋条都是连肉带骨头一起卖的,祭祀时可以用来作刀头。纯瘦肉往往不受欢迎,只有那些财主家才吃得起。而那些剃干净的腿骨更是没人要,往往作为饶头送给买肉的。

好在这个东西很便宜。那个张屠户见他想要,就把腿骨全部包了起来,最后只收了十个铜板。回到家,椿芽就洗了大锅张罗着熬汤,还加了葱姜调料,闻起来倒是很香。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家吃肉了呢。

一连喝了几顿大骨汤,齐明瑜觉得浑身直冒热气。大林和二林也是兴高采烈,嘴里嚷嚷着:“姐,赶明儿咱还熬汤喝!”

*

一九四六年的冬天,就这么过去了。

齐明瑜在姜家养了三个多月,才算痊愈。临走时,他穿着椿芽给他做得棉袄和棉裤,还有棉鞋和棉帽子,说着一口土话,活脱脱的像个庄稼汉子。

“大伯,大娘,我要走了,日后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

他心有不舍,可有任务在身不能再耽搁下去了。椿芽望着齐同志,也舍不得他离开。这一别,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她想跟他说:“打仗时,要注意安全!”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齐明瑜跟椿芽也告了别。见她喜欢写字,就把胸袋里别着的那枚钢笔送给了她。对椿芽来说,又多了一个哥哥。无论是后世还是今生,都是弥足珍贵的。

这天夜里,齐明瑜和战友悄悄离开了姜家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