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 【年节】(2/2)
雪仍在下,比前几日小了点,地上的雪也仍堆积得满满。</p>
首先是去祠堂里上香,母亲父亲需第一个来,跪守至家中最后一人来上香,方可起身。她去时不算迟,磕了三个响头,虔诚上香祈佑,随后起身让后面跟着的南念拜。</p>
事毕,一同去正厅入食。</p>
滚烫的扁食,平日吃它少,人人都是满满一大碗,为了怕上午消耗太多会饿。南喆和灵荣年纪小,乐呵呵的时不时说两句话,在安静席上格外突出,奶妈小声叮嘱不要说话,四夫人也一脸担忧看着孩子,但也不敢说什么。</p>
出门时乘轿,待全家人上了轿,小厮在门口引燃长长的炮竹,马夫应声赶着马走,直到驶出巷子犹能听见炮竹声,刺着耳朵。待午时回府时也要再燃一次,寓意着红红火火,新的一年大富大贵。</p>
接下来便是去永康门前拜首。门前实在人多,排了长长一条长龙,御林军把守在侧,到了一定范围便不许马车进入,无论官职再大都得亲自下来走进去。</p>
宋永展身着朝服,他要进去亲自在皇帝面前磕头谢恩,先一步下了马车步行进宫。余下全家人都由母亲带着,下了马车一齐走去排队,然后在门前拜首后才能结束上午的行程。</p>
这项规定也延续百年有余,每每年至最热闹的永远是永康门前,来往的全城百姓,没有所谓的金贵不金贵,都得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站着排队,闹事的是最不聪明的,因为但凡动静大点不光御林军会压制按下,里面的金銮殿也可能听见动静。倘若皇帝不发火倒还好,发了火那便是天怒,不说连诛,斩首是免不了的。</p>
纷纷扰扰,眼前是巨大的永康门,门里是天底下最金贵的人,门外如蝼蚁般泱泱站了几万人,还有不少人在城中还未赶来。拜首几乎是不停歇的持续一个上午才能结束,午后便是阖家欢乐时刻,少有出门,街道上空无一人,全在家中欢欢喜喜过年。</p>
南许拉着南念,站了一个上午,好不容易排到了,虔诚拜首,南喆这几个小的等了一上午不哭闹已经是难得,全靠奶奶哄着,拜完立刻就走了,回马车上呆着等老爷回来。</p>
南许走远了些许,回头一看,乌泱泱后面仍然跟着排了不少人,小孩哭闹声连绵不绝,压下去后又冒了声出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金贵华服或是布衣素裹,都站在一起,在皇帝面前,都是同样都平民。泱泱大场面,实在是一年见一回。皆在雪中站立,打伞的很少,古时把这种称为是瑞雪,接到了便是荣幸,故而企盼年节下雪的人不在少数,都希望沾一沾福泽。</p>
她敛了唇角笑意,转回头,拉着南念走了。</p>
南坞在前面唏嘘,“今年这人怕是又多了,午时前不知能否拜完。”</p>
二夫人摇摇头,“怕不能,今年涌入京中人数比往年都多。”</p>
“那该怎么办?”</p>
“怎么办?继续拜就是了,这是规定的恩赐,是人人求着去的。”</p>
对啊,是人人求着去的,京外的还有人羡慕,也想来享恩泽,还没有那个福气。</p>
御林军持剑穿梭其中,看管着场子,南许瞧了好一会都没看见有朱晔衣,估摸着是进宫参拜了。</p>
上了马车才发现父亲已经回来了,笑得爽朗,说皇帝心情好,赏了些个玩意物,在后面放着了。这是喜事,大家听到了都高兴,于是扬鞭回府,一路上都是欢声笑语,连雨雪都不畏惧了。</p>
回府时,刚刚转过一个弯,离府门口还有一小段距离,远远的就听见小厮大呼,“老爷回来了!”</p>
随即便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马儿受惊慢慢走着,人听着却是格外喜庆的,纷纷从马车里探出头来瞧,火红的鞭炮四处乱窜,还有一张张笑脸。</p>
待马车停稳,正好鞭炮燃尽。父亲很高兴,下马车第一件事便是赏赐了几个看门小厮。小厮是去不了永康门前拜首的,是由府中大嬷嬷代劳,代府中小厮挨个接恩。做这个时间的小厮的赏钱自然也是与其他的不同,和此时仍在府里留下的部分婢女、掌厨的一样,都是足足比平日翻了几番的赏钱,还会特地帮他们带平安符,是以前在古禅寺买过开过光,此时带去永康门后算是积恩的象征。府中自然也有出去拜首的下人,和他们几乎是一同出门,步行归来,会稍微迟些回来。</p>
站了一个上午,实在是有些累了,府内此时也算安静,下人几乎都在灶房里忙着,等后面的下人回来后才开始正式摆宴席。南许嫌饿了,偷偷摸回房里偷吃了几个果子,再回到前厅时正好赶上摆桌,她装作若无其事凑到母亲跟前,乖乖垂着首站着,也无人发觉。</p>
抬眸看向窗外,傲骨红梅立于雪中,层层白雪落下,满城洋溢着喜气。</p>
她笑了,圆脸眼眸弯弯,乖巧又温顺,面相好,瞧着便心生欢喜。</p>
过年啦。</p>
喜欢宴秋请大家收藏:()宴秋更新速度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