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宴秋 > 第 85 章【明朗】

第 85 章【明朗】(2/2)

目录

“姑娘醒啦?如桐刚走,我来服侍姑娘起晨吧。”</p>

进屋顺便带上门,如桃笑眯眯的,“后门说来了人,如桐去看了,估计一会就回来了。”</p>

实际后门几乎只有朱晔衣托人送信会来,她们不好说得直接,往往以此暗示。</p>

南许应了声,坐在梳妆台前,还有些乏。</p>

“姑娘这是春困啦,六姑娘一早就去学塾了,二姑娘也跟着婆婆学礼仪呢,府里就数姑娘最清闲了。”</p>

这倒是没错,母亲没空管她,索性让她自由自在玩着,不闹出事就好,父亲更是没空管后院杂七杂八的事,没有出事就什么都不在意。</p>

“这话听着没错,不过比我清闲得还是有人,祖母就算一个。”</p>

如桐噗嗤笑出来,“姑娘你可就错了,老夫人事还不少呢,礼佛念经,练字抚琴,过了冬后老夫人可没闲着。”</p>

南许不管,只懒洋洋继续坐着任由如桃给她擦粉上妆,看到妆台上新的瓶瓶罐罐,她好奇,拿过来看了看,“这是哪家买的?模样怪精致的。”</p>

如桃瞥了眼,“吴香坊隔壁那家桂语斋,说是新做出的方子,对皮肤好的,如桐早上和我去拿百花香时顺便买了点。”</p>

南许转了转瓶子,又放下它,端坐看着镜中,“今日簪个碎髻吧。”</p>

“好嘞。”</p>

碎髻繁琐,只是简称,本是宫中传出的发髻,公主常簪,复杂又麻烦,后来传到民间,手艺精巧的妇人做了改良,给自家小女也簪上,称作碎髻。这和宫中的发髻多少有区别,宫中发髻要比这更为复杂,大宴时才会考虑的。如桃问了南许想要什么颜色质地的,然后去珠宝阁里取了全套需要的发饰,玲琅满目的放满了一个小匣子,打开了尽是红玛瑙打制的,珠链流苏簪子,如桃在后面利落梳着,南许无聊拿了根发簪转着玩。</p>

顺永侯府宋家或许在京中不算是官职多高的一户,但财产必能排上名号,就像南许穿衣用度、玩香吃茶、穿戴饰品无一不是上佳,放在京中可算是无人能敌,尽是仰仗大夫人钱氏。</p>

钱氏是扬州当地的一大家,以茶叶买卖为主,后来家中为谋仕途,商户出身虽好,但毕竟影响。商途与仕途不可兼得,钱氏决定将生意代交亲戚之手,三七分利润,明面上洗手转让,实则拿着大头。后来仕途顺昌,也有上面看在钱家为了仕途忍心抛下生意的份上,多给了点路子。</p>

钱氏茶庄后易名为白狐茶庄,生意越做越红火,钱家也算是风生水起,仕途与财运双丰。至于这段姻缘,还是起于娃娃亲,虽然后来宋家迁出了祖宅,远到京城谋官,取得爵位,生下了宋永展,但娃娃亲未断,还是结了亲家。</p>

当时结亲时两家算是实力相当,宋家祖宅和钱氏都是名声不小,但最后成婚时钱氏的脸面多少有点不够看,于是私下里塞了一成白狐茶庄的股份。</p>

股份给了宋钱氏,宋永展没要。当时年轻,宋永展没要,她也就没管,只每个月收着送上来的利润。结果茶庄生意越来越好,利润越来越多,家中开销就着朝中俸禄本就足够了,多的钱两全积着也不是事,于是拿了一部分每个月送去古禅寺当时积功德,一部分由着大夫人自己掌管,剩下的花在了几个孩子身上。</p>

后院支出开销都有账目记录,归大夫人房里管,从宋灵熹到宋灵荣,七个孩子都各有固定开销,抛去采办衣物不说,男孩子家主是纸笔书墨,每月几乎都有剩余;女孩子家则是更多些,珠宝首饰不说,衣物采办也更频繁,胭脂粉黛甚的更是数不过来。</p>

南许本来一直对花银钱没什么感觉,想买什么就买,几乎只要提了都能实现,衣服尽是绸缎坊里最好的一匹,珠宝也都是成色上乘,质地颜色随她的挑。后来才发现,原来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不说南坞,戚娴未出嫁时,她一个月的银子少得可怜,置办完衣物和粉黛后就所剩无几,故而一直穿得素雅,好衣服一般都是六月或十二月全家齐办衣服时才能讨些好料子。而南许和南念,几乎都是生在蜜罐子里长大的。而二姨娘那的南坞,长大后自然也是知道这些事,不过也和其他人一样闭口不谈罢了。</p>

身为妾室子女,本就不比正室出身的,大夫人在待遇上对他们已算是极好的了,没什么可抱怨的。只不过偶尔,可能也会想一想,或许嫡庶是真的有分的吧。</p>

※※※※※※※※※※※※※※※※※※※※</p>

不好意思又迟了很久</p>

又在思考后面进展,考虑到时间线问题可能还会穿插故事进来在考虑</p>

喜欢宴秋请大家收藏:()宴秋更新速度最快。</p>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