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动京城(二十四)(2/2)
白无欢瞧了他一眼,终究遂了他的意。梁凡君理了理自己的衣襟,抬头时,玄蟒已经爬在了洞口,一顿饱餐之后,本应餍足,可它方才偏偏冲撞了自己的主人,此刻正趴在那反省思过,硕大的蟒头一拱一拱的,好像它受了委屈一样。
梁凡君无奈的叹声气,谁让他养的呢,就得惯着。现在知道错了?刚才撞他的时候怎么不知道?还当自己是以前的小蟒吗?没头没脑的乱撞。
现在的玄蟒单是直起蟒头,就比人还要高,更别说算上它的后尾。道士们惊觉气氛不对,似是也感受到了身后有动静,慢慢的转过头,这一转头不要紧,随着一阵杀猪的似得叫喊,不少道士就地晕厥,剩下的没几个了。
梁凡君一挑眉,来了主意,“别无精打采的,我给你戴罪立功的机会。”
玄蟒一听,张开了眼,与此同时,一旁的道士又倒了两个。
“观主,我问你,你到底为何陷害于我?”
观主现在只剩下了哆嗦,他手里一边提着一个弟子,把晕掉的那个扔了,再抓了一个醒着的挡在身前。“受,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谁之托?”
久久不见回音,白狐狸悠悠道,“给玄蟒当盘点心吧。”
观主眼神游移着,几度张口,又不见真的出声。
梁凡君抬手,玄蟒嘶嘶的吐着信子,连同那两个弟子一起,将三人舔了一个来回。
“我,我说,我说!那人带着面具,我也不知其名,只知他是从大漠来的。”
“好了,玄蟒,别舔了。”
玄蟒收了信子,不情不愿的摇了摇身子,庞大的身躯越过道士们,来到梁凡君跟前,伏在地面上。
梁凡君无奈,伸手在蟒头上摸了摸,“做的好,不怪你了。”
玄蟒就着他的手,蹭了蹭,好似在撒娇。
梁凡君一边令玄蟒退下,一边稳住了白狐狸,等侍卫队赶上山,眼前的景象已经超出了御前侍卫的接受能力。
事后,皇帝派人去查抄了太隐观,竟然在观内发现了许多掩埋的尸体,每具尸体中都存有蛊珠。众人这才知晓,造成京城百姓恐慌的罪魁祸首就是太隐观,他们放魂,又捉魂,以此来提高观内的名声,为自己争取荣华富贵。
如此损人利己的行径,一朝公布于众,京城百姓纷纷围住了太隐观,有点带着一筐鸡蛋,有的扛着锄头,居然就这么把太隐观给拆的七零八落,一夕之间成了废墟。
京城再无太隐观,而众人的眼中多了一位君侯爷,君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降魔除妖,有君侯在,定能保一方水土。诸如此类的传言流于坊间,梁凡君对此不置可否,一笑置之。
皇帝一把将奏折摔到地上,“朕真是瞎了眼,还对这帮道士礼遇有加,都给朕压入天牢,等候发落!”
听皇帝止不住叹气,梁凡君不解,既然事情解决了,怎么不见龙心大悦?这人间帝王还真是难以捉摸,“皇上还有何事忧心?”
皇帝从成摞的奏折中抽出一本,盯着奏本,皱着眉头道,“大漠王城派使者前来,听闻我中原贤能之士辈出,他们的王身患怪病,想要中原派出一名高人前去。朕本是推荐了太隐观观主的,大漠那边也应允,可如今......都怪朕识人不明。”
梁凡君念头一转,去大漠,不是正好?他一定要找出蛊珠流传自谁人知手,不能让这歹毒的禁术在再为祸人间了。“其实这也不是难题,除了太隐观,难道就没有修习法术之人了?”
“有是有,这么短的时间,让朕如何找一个有真材实料的高人?”皇帝忽的一愣,明白了梁凡君意有所指,“公子是说......”
梁凡君略一抱拳,“如若皇上不弃,我愿意亲自前往。”
“不行不行,你若是去了大漠,母后那里怎么办?容朕再考虑考虑。”
合着就是不让他走了呗。梁凡君压下了后面的话,他不想与皇帝有过多的人情牵扯,还需找个第三人从中游说方为上策,只是找谁来呢?
“三王爷觐见!”
梁凡君颔首,“既然有人求见,在下先行告辞了。”
他走出去时,与来人正好打了个照面,两人均是愣在当场,全然忽视了旁边小太监的提醒。
怎么会是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