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2/2)
“鸡蛋?”林姻眼神一亮。见她感兴趣,大妈揭开布,把里面半篮子的鸡蛋给她看。
篮子里的鸡蛋大小不一,面相大多为土黄色,表面有些灰扑扑的。
“大点的一毛三一个,小的……一毛。不要票,比市场里划算多了!挑几个吧!”
市场里的鸡蛋价格和这个便宜不了多少,而且除了钱还得拿票,算下来自然是这个要划算些。
黑市里的东西一般来说要比外面市场的贵些。但鸡蛋的话本身市场里就有,现在还没到抢买东西的高峰期。且她第一次来黑市卖东西,站了两小时只卖出去一半,心里有点紧张,想着价格低一点,赶紧卖完回家了事。
林姻拿起几个鸡蛋瞧了瞧,有些心动。她对这本书里描写的物价早已记不清了,倒是不知道这大妈的鸡蛋是往实惠了卖的。只是她们家没有养鸡,村里的供销社不卖鸡蛋,小东又正处于非常需要补营养的阶段,要能每天吃到鸡蛋自然是好的。
但县城到村里路途遥远又颠簸,带上鸡蛋,要碎了就太得不偿失了。
她纠结了一会儿还是拒绝了,决定先不冒这个险,等回去问问镇上有没有卖鸡蛋的。
哪知大妈听了她说的话脸上笑容却更大了,她摆摆手道:“哎这你可不用担心,大娘我也是从乡下赶过来的,带着好些灰呢!鸡蛋放里边磕碰不了。你多买点,我把灰全部送给你!”
“真的吗?”林姻也有些高兴,“在哪里?要真能保证路上不会磕坏,您这剩下的我全要了都行。”
大妈便让她在这儿等着,自己脚步轻快的走到稍远处的一颗树底下,把放地上的布袋提起来拿着转回来。
她把布袋打开给林姻看,里面半袋子草木灰:“瞧,这么多!我早上就把蛋全放里边,从村儿里一路赶来城里,一个都没磕着哩!”
篮子里的鸡蛋共剩下十八个,十一个大的,其余稍小一些。林姻和大妈谈好钱,拿出一个小袋子,从里边找出二块一毛三给了她。大妈高高兴兴接过钱,仔细地帮她把鸡蛋都放进布袋里去,然后再递还给她。
之后林姻又买了些大米、白面。这两样东西沉,尤其是大米。她本想各买一袋,后来试了试重量,大米就只装了十五斤进背篓。
还有人卖野猪肉和野鸡的,林姻很新奇。野猪肉很好吃,而野鸡肉她还从没吃过。但问了价格,一只野鸡人家要两块八,她便退却了。
算了,反正她做饭不好吃,更不会做没有切成块儿的鸡,就算买下了也没办法处理。背着“战利品”出了黑市,林姻边走边安慰自己。
刚走出两条巷子,林姻就发现自己好像迷路了。之前她凭感觉见巷就钻,觉得不对又出来进另一条。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道路,这下已经忘记回饭店那儿是往哪走了。只能又找人问了路。
之后一边走,一边努力的把这段黑市到饭店的路线牢牢记了下来。没想到确实不远,来黑市她转了将近一个小时,回去却连二十分钟都没走到。
到饭店的时候还不饿,于是林姻找到西市的新华书店,进去看书顺便找复习资料。林樱今年刚读完初二,家里初一初二的教材都有。林姻就买下了初三和高中的文科教材,打算这几年自学完。
还有各册书的练习题等,书店里都有。但这时候没几个人会买,要等到1977年恢复高考的通知下达,这些资料才会被疯抢一空。
书店里还有好些丛书,价格竟然达到了20多块钱。这些书对于几年后的高考绝对是万分珍贵的资料。但林姻个人力气有限,背篓里已装上了黑市买的大米和白面,待会儿还要去供销社。这一套书若是全买下,必然是没办法带回去的。因此只多买了本地理的练习题,其余的打算以后再来买。
穿书前她是高三的文科生,所有科目只有地理最让她头疼。再加上这里虽然大体和她生活十八年的地球相似,但毕竟非原本的现实世界,地理这门科目上的知识还是与她之前所学的恐怕还是有些微不同的。
店里还有连环画。林姻想着林卫东这种年纪的小孩子应该会喜欢这种,打算找几本有趣的给他买回去。可一排排看过去,什么《白毛女》、《智取威虎山》、《龙江颂》,几乎全是和政治相关的主题。幸好后面架子上找到了四大名著的绘本,林姻选择了小孩子最喜欢的《西游记》。
除了这些,林卫东快四岁了,已到将能读书的年纪。她给他选了一些纸笔,备上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