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教众服其劳 >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2/2)

目录

灵泽指出:“你生性豁达,遭遇剧变也能保持本心。只是容易轻信他人,你昨夜对我满脸狐疑,如今却掏心置腹。”

林渊脸上一烫:“我……原本未曾听过上师贤名,故而有所误解。但即使蠢钝如我,随侍上师后自然明白,上师慈悲为怀,盛德不泯。”

灵泽轻笑:“教主过誉了。”

他低下头,看向手中宝石佛珠:“你与徐长卿交情好,我很高兴。你应当知道,我过往与圣教牵涉极深,因而对你的出生及继位,都极为关注。圣教一直想往我身边放探子,我也有探子在圣教总舵窥视一二,还请教主莫要见怪。”

林渊一拱手,总舵向来龙蛇混杂,此番清洗后,不知状况如何。他又问:“我能问上师与圣教的往事吗?”

“算不上什么秘辛,徐长卿因暗卫身份,才多有踟蹰,你莫要怪他。若你问及蔡曲,他自会与你分说,”灵泽陷入回忆,“我也不是一出生,就受信徒追捧的。”

传闻称,灵泽出生时变天降异象,天女携七色祥瑞赐下福荫,故而被认作转世灵童。

灵泽对此全无记忆。

毕竟自称排场比他豪华的,大有人在。

林渊问:“上师你有前世记忆吗?”

灵泽笑而不语,尽在不言中。

他只知道自己自小便剃头受戒,在高原上接受师父教诲,对佛家经文倒背如流。

直至某日,师父为每位弟子分发一个破砵,身无旁物,下山入世,在开悟前,不得归来。

师兄弟们面露迷惘,还没讨论出个所以然,便被师父一一驱赶。

灵泽笑:“那时候过得可苦了,若是收成好的年份,哪家有人过身,僧人进门念经超度,还能讨得一两日素斋剩饭。但坏年景,家里死人也只能草席一裹,更没有布施给脏和尚的多余粮食。”

但懵懵懂懂的少年灵泽,却在饿死前,得到神佛的庇佑。

他睡在破庙里,饿得头晕眼花地醒来,发现砵里竟然有半块馒头。

灵泽对佛像不住磕头,念经直至唇干口燥,刚想把馒头放入口中,又放下了。

他将馒头分给领他到破庙借宿一夜的孤儿姐弟,自己去喝满是泥沙的井水充饥。

回来后,砵里又出现半块馒头。

灵泽看姐弟尚未吃饱,便再次让给他们,随后倒头就睡,想把火燎燎的饥饿感睡过去。

第三次馒头就不是放在砵里了。

孤儿姐弟缩在角落瑟瑟发抖,灵泽眼前坐着一位满脸不耐烦的嚣张少年。

少年身着黑衣,盘腿席地而坐,见灵泽醒来,粗暴地把馒头往他嘴里塞。

他骂骂咧咧地说道:“你还没当上**呢,别着急割肉喂鹰。”

又说:“馒头都是我带来的,你别多谢佛祖,得多谢我,回头把那些感恩祝福什么的,全部对我再背一次。”

少年自然就是圣教暗卫刺红,受蔡曲命令,暗中前来挑选师父弟子里的可用之人。

灵泽被选中了。

圣教派人为灵泽牵线造势,给他带来弘扬佛法的机会。灵泽上师的名号在圣教的推波助澜下,逐渐传开,方有人认可他转世灵童的身份。

灵泽偶尔会与刺红重逢。

刺红每次出现,都行色匆匆,随年岁增长,还沾上酒色恶俗。

某次灵泽露出不赞成的神色时,刺红便会狡辩道:“你有功夫管我,还不如去说说你那些俗家弟子,每天钻研怎么将豆腐做成鸡鸭味道,还小妾丫鬟买个不停,都是口心不一的货色。”

嘲讽一番后,刺红又会自圆其说:“不过这种伪君子供养才给得多,灵泽上师还是点化我这个穷鬼吧。”

灵泽与刺红,虽然信仰及生活作风都差天共地,且见面极少,但彼此都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信任感。

大概他们前世是彼此的至亲之人吧。

刺红最听不得这种神神叨叨的说辞:“你还不如说,是馒头带来的功德。”

几年过去,灵泽上师名声渐盛。

圣教主动向灵泽提出,北方百姓贫苦,想支援灵泽上师往北布施,教化草原牧民。

至于赈灾济贫所用的钱财物资,只要灵泽接受圣教的支援及帮助,统统不用担心。

灵泽当时还不到二十岁,所收弟子多是平头百姓出身的孤儿,他们被圣教一番天花乱坠的话说得头晕脑胀,只觉此事并无坏处,就与圣教签下契约。

离开总舵时,灵泽遇到一年未见的刺红。

刺红一改往昔嚣张少年的模样,成长为青年身量,他双手抱臂依靠在墙边,剑眉紧簇,薄唇抿起。

刺红仿佛一早便知灵泽为何而来,对他说:“以后,我会抽空去草原探望你,照顾好自己,记得成佛前,先自己吃饱,再顾及他人。”

灵泽在以后才明白,刺红为何要说这番话。

然而,此时他已无法脱身。

</p>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