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被安排了驸马之后 > 第二章

第二章(2/2)

目录

真是粗心大意。

“公主,求您帮帮奴家。”姑娘扯着既明的袖摆,仰着一张貌美如花的小脸。

既明低下眉来瞧她,因她从小到大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男装打扮,所以入戏太深,手不自觉的往她脸上摸了两把。

这姑娘身上穿的都是些绫罗绸缎,应该不是个普通人家的姑娘。正好,既明眼下正要找个地方去。

姑娘摆出一副死都不放手的架势,既明将令牌揣回怀里,面色和蔼又可亲: “来,起来,你和本宫说说是什么事。”

此时正是饭点,姑娘蕙心兰质,带既明到了一处小酒楼,要了个清净的隔间,点了几道招牌特色小菜,才与既明慢慢道来。

这姑娘名叫轻栩,清淮郴县人。她口若悬河地说完了当地的特产美食,又口若悬河地谈起了风土人情,说了大半个时辰,终于讲到了重点:“但县令却是个鱼肉百姓,坏事做尽的狗官。”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有了这大半个时辰的渲染,既明深切体会到这姑娘的愤怒之情。

但世事弄人,不巧的是,她前几日回去,带着家中弟弟去街市上做衣裳,正巧遇见那狗官。

“他将你调戏了?”

“不是,”轻栩顿了顿,“他抢了奴家的弟弟。”

既明一口烧鸡噎在口中。

“爹娘走得早,只剩我与弟弟相依为命,家弟男生女相,自幼就长得好看,谁知、谁知那狗官竟、竟……”她话没说完,眼圈就红了起来,小模样甚是叫人怜惜。

既明点点头。大兆这些年男风盛行,虽说还未摆到明面上来,但断袖之事已是司空见惯,只是两情相悦与硬强是两回事,何况受害者还是个孩子,始作俑者还是个朝廷命官。

由于深知吃饭时心情不好会影响消化的道理,轻栩缓了口气,调整了下心情道:“不过还好家弟尚年幼,那狗官还算有些人性,并未将家弟怎么样,只是那狗官不放人,说要养大了再说。”

既明从面前堆的小山一般的饭碗里抬起头来,睁着眼睛不敢相信。

她长这么大,头一回听说强抢民男还要养大了再说的。既明惊讶不已,那大哥好定力。

既明挑起一边眉,道:“想必本宫师从高人,功夫了得的事情在民间也传遍了,就算不靠着公主的身份,我也能将你弟弟劫出来,”说到这儿,既明话锋一转,“只是……”

“只是什么?”

既明瞄了一眼桌上的菜盘子,瞟了好一会才在角落里发现了一粒遗忘了的小花生米。

既明夹起那粒小花生米放进她的碗里,讨好地说:“只是我近日有些麻烦事,你可否收留我一段时日?”

轻栩面露为难之色,想必是怕委屈了既明这个千金之体,这姑娘真是个体贴的好孩子。

既明善解人意道: “本宫要求不高,给张床就行。”

轻栩想了半晌,点了头。此件事因有既明的倾心相助,轻栩吃完饭便去了“云青阁”退钱。

“云青阁”是长安的一家店铺,与别家店铺不同的是,此店后台十分强硬,只认钱不认人,天王老子来了也不例外。但只要钱够多,哪怕是个乞丐,也能在这里能买到任何想要的的东西。不仅如此,此店还网罗天下名士,佣金足够便能雇到称心如意的高手。

此店因开张十年从未出过岔子,故而十分出名。

轻栩此次来长安便是要雇个身手好又讲职业道德的人,打算挑个月黑风高夜将她弟弟劫出来,上午在茶楼便是等着与那人见面。

然凡事讲究缘分,这小妮子却碰巧撞见了既明,觉得找既明比找那信誉十年的镖行更放心,万一事情败露,还能在必要之时亮出身份自保,顺便吓死县衙里那群丫的。

既明挑了几样零嘴便上了马车,去清淮的一路上兴致高昂,兴致之外还不忘叮嘱轻栩几件事,例如在人前不要叫既明公主,要叫她“宋公子”云云。

师父她老人家姓宋,自四岁拜她为师起,既明在外用的便一直都是“宋卿”这个名字,十三年来从未改变。姑娘聪明得很,经她这么一提就晓得了她的意思。

清淮离长安不远,坐马车只两天的行程。到了那既明便明白轻栩为何为难,她的确不是普通人家的姑娘,这厮直接将既明带去了“春芳歇”。

清淮人杰地灵,盛产美女,此地东北方向有一条街,因路道两旁种满了绿杨,得名绿杨街,此街日日灯火通明,笙歌酒宴,是渭河一带最为繁华的一条商业街。

商业街,便要设施完善,配套齐全,于是为了秉行“服务一条龙”的良心口号,此街不负众望的发展成了名头最响,名气最大的“天下第一花街”,“春芳歇”便是这条街的龙头企业。

两年前既明刚到长安,那时闲着无事,本着为二哥分忧、体察民情的崇高操守,带了几个除了房梁哪也不待的暗卫,便去了“春芳歇”当管帐先生。

“春芳歇”里不仅有貌美如仙的姑娘,还有如花似玉的小倌,嫩得都能掐出一把水来。

“五步一青楼,十步一妓院”、“上有天堂,下有绿杨”,民间才子宋卿如是称赞。

一年中有365天,既明65天回皇宫里摆摆架子,撑撑场面,300天混在这花楼里与民同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