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2/2)
宝钗叫人将桌案上的杂物收起,又叫拿了一张极大的画纸来。她在金陵时常常画画的,一应物品都是全的。取出几十支有大有小、有粗有细的画笔,不要红黄蓝绿的颜色,只蘸了黑墨,细细描绘,从大中午画到了日落西山,画成了一支栩栩如生的并蒂莲花,似斗大,纤毫毕现。向身边人笑道:“这图案,不对着我的原图一笔笔描,怎么能画得像。回头叫工匠细细地拓下来,缩成半个巴掌大,正好够印在包装纸上。”
又指着莲花的根茎道:“我这里,有薛金二字的小篆文,若别人来仿,但凡一点点不同,这里就歪了,难以现出字形来。”
嘱咐薛蟠的小厮道:“你去国子监,将今天的事情告诉二爷。告诉他事情已了,不必忧心。”
小厮领命而去。
第一件事解决了,重头戏却在第二件事。
宝钗知道,会有人买价钱稍便宜的劣质皂,一方面是因为贪小便宜,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不知道真正的薛家皂是什么样的,所以才会买错。如今换了新包装,也须广而告之。不然你防伪做得再好,旁人不知道,那还怎么分辨呢。
广告这方面,金荣曾叫人印过一个册子,做成流水牌子的模样,将所有香型的香皂和描述都一一地写在了上面。
但册子印起来太贵了,一个店面也只有一两册,不能推广。而且一个册子,不够震动人心,不能让人彻底地记住薛家皂。
宝钗将笔一一地挂在笔架上,心下打好了主意。
赵老汉是个卖枣子的,每天挑着两担枣子走街串巷,吆喝叫卖。这一天,他却捡了个大便宜。
“你们新给我一个这好的筐,还给我五十文钱?”
穿着绸缎衣服的人和和气气地:“没错。只要你以后用我们的筐装枣子卖,再学我们一句话,我们就给你五十文钱。不是骗你”
赵老汉摸摸那筐,喜滋滋地:“你们都是大老爷,干啥骗我呢。这好筐,嘿,真结实。学啥话嘛,我学。”
那人微微一笑:“很简单,就一句话:薛氏香皂,真正的好香皂。”
“薛氏香皂,真正的好香皂。”赵老汉喃喃着。
那人满意地点点头,给他结了账,又嘱咐他有人问他筐上的花纹就说这句话。赵老汉点头答应,挑起印着并蒂莲花的新筐走了。
起初,赵老汉还是一个人带着这个花纹,一个人说这句话。后来渐渐地,好像什么东西上都有这个花纹,什么地方都能听到这句话。
他挑着并蒂莲花的筐子在大街上走,街边卖油炸糕的小贩给客人用油纸包好,那纸上张张都印着并蒂莲花,还有一行字。赵老汉不识字,但觉得应该是自己天天在念的那句话。
不止油炸糕的小贩用着并蒂莲的油纸,连街边的小餐馆都有并蒂莲花的碗盘。一开始还有人好奇这是哪里的图案,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这是卖香皂的薛家的图案,薛氏香皂,真正的好香皂!
赵老汉挑着筐回到家里,他老婆正拿着一块布穿针走线,布上的图案有些眼熟。问布是哪来的,答是巷口李奶奶家做善事舍的,这花儿挺好看的,做身衣服给孙女穿。
孙女哒哒哒地跑来了,看着花儿喜欢,问这是什么花。赵老汉于是告诉孙女,这是薛家的花纹,薛家是卖香皂的。薛氏香皂,真正的好香皂。
孙女于是吵着要买薛氏的香皂,赵老汉看着孙女的小脸,咬着牙答应了。第二天卖完枣到薛家的店里看香皂,发现没有想象得那么贵。又想老婆子跟着自己吃了一辈子苦,于是要了两块香皂,一块柠檬香一块腊梅香,一起结账。
店员将两块包装上印着并蒂莲花的香皂递给他,收了他的钱,微笑道:“感谢您的惠顾。薛氏香皂,真正的好香皂。”
赵老汉摸着包香皂的纸,想着这纸是好纸,过年的时候可以贴在门上的,多漂亮啊。
薛氏香皂,真正的好香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