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2/2)
“阳叔叔,婶婶,陪我玩!”小男孩又匆匆跑进来,几下就站到他们面前。
腰上的力道一松,他揉了下小男孩的头。
“好。”
他站起来,牵着小男孩的手,低头看她。
“一起吧。”
她犹在脸红,心跳得很快。小男孩的突然闯入,应该是替她解了围。
可是,好像并不觉得开心。
杨流舒低着头站起来,小男孩没有厚此薄彼,将自己的另一只手塞到她手心里。
她被他俩拉着去院里,心中暗想:这样好像一家三口啊。
他都二十八了,会不会真急着让她生小宝宝?
可是,她感觉自己还是个宝宝呢。
--
午饭很丰盛,珍姨厨艺又特别好,每一样菜都特别可口。
本来她还想试着按向东阳的方法做,哄老人家开心,结果发现完全不需要,反倒是自己,一不小心吃撑了。
饭后他俩陪着珍姨聊家常,事无巨细,他都可以和珍姨聊得来,完全没有不耐烦。
聊着聊着,就聊到他小时候。
“阳阳小时候是真懂事啊,整个大院都找不到他这样的,完全不用大人操一点点心。成绩还好,次次第一。以前老爷子常夸我带的好,其实哪是我的功劳,是我走运,碰到阳阳,比我家两个都好带,一点不费神。”
他微微笑,既不是得意,也不是害羞,是很安静倾听的姿态。
可能是感觉到她在看他,他偏了下头,在她害羞低头时,悄悄握住她的手。
后面珍姨又翻了相册出来。她手中的相片不多,有几张是向东阳的单人照,有几张是和珍姨一起的。
那时的珍姨还很年轻,而他,只是个几岁的孩子。
稚气的脸上,有着不符合年纪的严肃神情。
但是很好看,很可爱。
“你们两个都这么好看,以后啊,你跟阳阳的小宝宝,肯定跟这一样看好。”珍姨摩挲着手上的相片。
那是他最小时候的,可能就两三岁左右,脸上不像现在这样线条分明,而是肉乎乎的,眼睛很圆,看着镜头的样子还有点懵懂。
她的心中有种异样的柔软:原来他小时候是这样的。好可爱呀。
“阳阳最喜欢小孩了。”珍姨合上相册,笑道,“当年他弟弟一出生,他在这边就呆不住了,非得回去陪弟弟,天天跟我说小弟弟有多么可爱。”
她偏过头,用眼神问他:“是真的吗?”
他捏了下她的手,笑了笑,默认了。
她忍不住笑。
真看不出来啊。不是,应该说难怪啊,难怪他对珍姨的小孙子这么有耐心。
原来他喜欢孩子。
莫名的开心,好像又发现了他一个优点一样。
--
晚上他要带她去看话剧,从珍姨那边离开到晚上,还有一段时间空出来。
向东阳带着杨流舒去了他那边。
她一想到上次在这里的糗事就觉得没脸见人--到现在她都没敢问她断片那段时间里,到底都做了哪些“丧心病狂”的事。
“要不要睡个午觉?”他问。
杨流舒将耳侧的长发捋到耳后,仍然臊得慌:“我要写观察手记,明天排练要用。有纸和笔吗?”
他点了点头:“要不然,去书房?氛围会好一点。”
她跟着他去书房。
这里面意外地比外面要温馨很多:有两张书桌,一张桌面十分整洁,另一张上却随意地摆着书本,笔,和一些手办和小玩意。
他之前提过,这里是他和弟弟在住,所以她猜测,整洁的那张书桌是他的,另一张,是向弟弟的。
“你用我的吧。”他拉开桌后的椅子,示意她坐上去,“那张是我弟弟的。他自己放得乱,还不准别人乱动,要不然肯定要发火。”
果然,她就知道。
不过她是真的很疼向弟弟,刚才那话,完全不是抱怨,反倒十分宠溺。
她刚要在椅子上坐下,忽然看到桌面上那张他和别人的合照。
还好,是个男孩子。
大概就是他弟弟。
她忽然间很想问,他还没有保留他俩以前那张合照。
可是不敢问,怕听到不好的答案。
没想到,他却问了。
“以前那张相片,还保留着吗?”
这也太心有灵犀了吧?她诧异不已,用力点头。
“我的也是,就是这里。”
杨流舒都惊呆了,看着他弯下腰打开抽屉。
真是那张相片,两人六年前的合影,都板着脸,好像是被谁硬拉着凑到一块儿。
仔细看,甚至还能看到她眼皮是红的。
因为才大哭过。
“好丑啊。”她笑,“我那时候。”
“我看一下。”他单手撑在扶手上,俯下腰。
两人的头几乎贴到一块,她呼吸一窒,想躲开,又不太想。
心,乱了。
他的呼吸就在她脸侧:“流舒。”
她一惊,偏过头,惊觉两人的脸离得太近,刚想将头往后仰,他空着的那只手抚上她的脸。
时间一下子静止了。
她不能动,不敢动,不想动,甚至忘呼吸。
连听觉都好像因为紧张出了问题,像蒙了一层水。
她看到他的嘴唇动了,好几秒后,才反应过来说的是什么。
他说的是……
“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