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奈何惹尘埃 > 第三十七章 战策

第三十七章 战策(2/2)

目录

随心嘴角轻扯,暗自冷笑。南越朝堂腐败,如今已是积重难返,漫说她身为女子朝堂上无她立锥之地,即便是有,又岂是以她一已之力,朝夕便能改变的?她又为何要去做那些吃力不讨好之事?

这些话自然是不能说的,她轻轻一摆手:“你高估我了。”

冷川见随心一味谦让,十分灰心,摇头道:“你太让我失望了。”

冷川心中还一直是当随心是小妹,又是私下来见,因而也没有唤她公主,口气中隐约还有些教训的意味。

随心恼了,冷冷一笑:“若是我给父皇献策,损害了你冷家的利益,只怕你就不是失望,而是要除之后快了!”

冷川也怒了:“这话如何说的?我冷家忠心陛下,为南越鞠躬尽瘁,并无不是之处!”

“并无不是之处?”随心哼了哼,“你父亲身为右将军,你兄长如今是统领禁军,你堂弟镇守北关要塞。军中的将领更多半与你冷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敢说这一切就没有一点是为了你冷家在军中的地位?冷家多年来把持军政,靠的又是什么?单就冷家在军中独大这一项,若我是父皇,我就不能容你!”

冷川听了,面色凝重,一语不发。

静了许久,随心轻轻问道:“如今,你可后悔送我回来了?”

冷川定定地看着随心,千百般滋味一齐涌上心头。他何尝不知道陛下有疑忌之心,正因如此,若是他冷家不巩固在军中的势力,又如何能与陛下对抗,如何能保持冷氏一族不土崩瓦解?

随心见他的模样,心中有些不忍,“你也别想多了,冷家劳苦功高,父皇会记得的。”只是这安慰显得是那般苍白无力。

“我,我想知道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击倒冷家。”

随心惊讶冷川竟然会直接向她询问!

她有些失笑:“怎么?可是想找出什么应对之策?”

冷川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冲动到问出那样的话来,天岚怎会回答?又该如何作答?

他觉得自己似乎陷入绝境,若他不知道天岚曾为靖王谋划过夺储;若他不曾听见方才天岚所说的治军之道;若他不知道她是师傅口中的护国公主,或许,他有那个自信不惧天岚自称能击倒冷家的言论,但是,如今他真的相信天岚有那个能力。

难道他应该阻止天岚涉足朝堂?只是,为了他冷家的私利,他就要弃国家于不顾?冷川从未如这一刻般觉得难以选择。

随心看着冷川面上变来变去,痛苦挣扎,长叹了一声:“你想太多了!”正要解释,突然听到冷川大声道:

“我希望南越能国富民强,百姓安康。便真是我冷氏一族要衰亡,我也认了。”

说罢,对随心行了个礼,转身就要离去。

“等一等。”随心唤住了他,“听我把话说完。”

冷川没有回头,沉声道:“不必了,做你当做之事,我不怪你。”

随心哭笑不得,什么叫做我当做之事?她什么也不打算做好不好?

“都说了让你听我把话说完,你急个什么劲!”随心无奈地叹气,“我只说了会损害你冷家的利益,可没说会毁了冷家,军心不可动,这道理我还是懂的,何况冷家树大根深,岂是那般易与的?你也太小瞧你父亲了。”

这一下冷川不走了,又急急转了回来:“你的意思是——?”

唉!算她倒霉,认识了冷川,这一回想不解释清楚都不成了。

她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尔后开口:“冷家处于军中,历来军中不干预政事,想来你也是因此认为,这些事与你冷家并不相干。但是,有一点你可能不曾注意,无论军政分得再开,这用人之道总是一致的。而恰恰是这用人之道,最终必定会影响到冷家的地位。”

“用人之道?”冷川低声重复,不甚明白。

“正是。”随心点头,“纵观这满朝文武,你可看出有什么问题?”

“什么问题?”冷川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鹦鹉,不停地学舌。

“穆柯谢陈,唔,再加上军中的冷家,五大家族,不过谢氏一族主支滞留大梁,在朝中势力最弱,严格算来,应当是四大家族总领朝纲,是不是啊?”

冷川喃喃道:“原来,在御书房里,你也并非都是充耳不闻的。”

随心苦笑:“我若时时失神怔忡,只怕父皇不肯答应,而且,除非我能捂住自己的耳朵,否则就算是我再不愿意听,那些话还是要钻进耳朵里的。再说了,这其中有许多事,本来就是在进京途中,你自己告诉我的。”

“这些高门大族,几乎占据了朝中的各处要职。而余下的中小氏族则瓜分了其余的各种职务,而这些门阀之间又通过婚嫁姻亲而衍生出千丝万缕的关系。氏族把持朝纲,正是南越积弱的根本原因。”

“人,总是自私的,氏族也必然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当国家政策法令与氏族利益相违背的时候,氏族就必然会反对这些政令,恰恰又是因为氏族们把持着朝中的要职,有时,他们只需阳奉阴违,那些有悖于他们利益的政令便得不到有效执行,最终不了了之。”

“此外,氏族豪门占有了国中大片富饶土地,并免于税赋,如此一来,百姓税赋繁重,国库却依旧空虚。”

“算起来,这些氏族正是有碍南越强盛的巨大毒瘤。”而帝王则是这些毒瘤中的最大,这句话,随心则未宣之于口。

冷川身为大氏族中的一员,随心的这番话他听来虽然觉得似乎有些道理,但总是不太服气。

“你这番指摘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

“言过其实吗?”随心轻轻一哂,“我倒是觉得未能尽言氏族之害呢!”

“氏族之中,有不少庸碌无能之辈,只不过因为摊了个好出身,便能入朝为官,更有人身居高位。这般一来,朝政如何能不乱?”

冷川一哼:“照你这般说,氏族子弟无能庸碌,莫非你打算将这些人一齐拉下马来,如此一来,只怕朝中无人可用,那样才真要令朝廷大乱了。”

“无人可用?”随心一脸讽刺之意,“离了氏族便天下无人了?”

“你父亲身边有位叫柳东林的幕僚吧?”

冷川一怔,天岚怎么突然问到这里来了?他点了点头。这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事情,难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他是何身份?”

“他是曲县的士子,怎么,他有什么问题么?”

随心没有作答,接着问:“卫元琛身边有两个重要的幕僚,叫沈扶松,伍怀云的,你知道吧,你可知他们又是何身份?”

冷川皱了皱眉,“我只听说他们是卫元朗代兄寻来的士子,不知他们还有什么其他特别的身份。”

随心再问:“你可知他们为何会投身卫元琛门下?”

“听说是他们二人与卫元朗交往日久,听闻卫元琛礼贤下士,所以投身他的门下。”

随心轻轻一笑,“这只是表面上的理由。其实,不单是他们两个,这天下的士子投身氏族,成为门人客卿,理由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天下寒门士子,碍于自己的出身,报国无门,又不甘于埋没一身本领,便只好选择投身各大族,成为氏族阀门的门客家臣,好让他们有机会一展所长。这,才是他们会投身各族门下的根本原因!”

“这些人比起那混沌度日的高门子弟差也不差?”

冷川默然,别人不提,只自己家中的柳东林,他就知道是个极有才华之人,军中许多事情都是靠他帮助父亲谋划。

“设身处地,若你是这般有才有识之人,却因门第原因,埋没于草莽之中,你服也不服?”

冷川低头半晌,呐呐道:“可是他们出身……”

随心见冷川还抱着门第之念,转不过弯来,嘲讽道:“是,你能干,你门第高!说穿了,你不过是运气好,投了个好胎罢了!”

冷川怔了怔,终于闭上了嘴。

“这些人才归之氏族,必然要为氏族之利益尽心费力,争权夺利,互相侵轧,所图者可有一项是为了朝廷?”

末了,随心低低一叹,“这般长久以往,国家焉能不败?”

“朝中也曾张榜招贤……”

随心打断他,“那不过是偶尔的应急之举,并未形成一个长久的招徕人才的渠道。而且,这般的门第之念不改,士子之心不定,终究不妥。”

“那依你之见?”

“万事开头难,既然大家如此讲究门第,便送他们一个门第如何?”

“送他们一个门第?如何送?这门第也要得到天下认可方行的。”

随心狡然一笑,“这天下最尊贵者自然是皇族,若是父皇的学生,这地位想来差不到哪去吧?就送他们一个‘天子门生’如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