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筹划(下)(2/2)
随心听了,张狂得意的模样愈发没个收敛。
还是燕十三把话拉回了正题:“既然要做,那就好生安排一下吧。”
随心这才正容道:“首先,我需要大量人手。要想让人读书,至少要先有书。刘七,这京城里的工匠你最熟,帮我找印书的全套工匠,我出三倍于他们原来的工钱,请他们帮我工作。啊,还有,大量收购纸张,让我算算,唔,应该一两个月的时间,第一批书就能出版了。”
刘七突然嗤笑:“两个月?两个月连版都不一定排得好呢!”
随心正兴奋,被刘七这么一笑,不由一呆:“怎么会?我又没说要许多,大约有个一两万册目前就差不多了。”
一两万册?刘七更是目瞪口呆,这还不算多?
随心见刘七张口结舌的模样,突然反应过来,她按照的是现代工业的标准,在这里印书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嘿嘿,”随心干笑,“那个,是人手不够还是材料速度有什么问题?”
刘七重重一哼,“都有问题!先不说别的,光这一本书的刻版便需要极长的时间。”
“好吧好吧,这些问题咱们可以边做边讨论。”随心笑着挠头,“不过这么一来,还是将人手弄到庄子里去,目前我需要独占这项技术,条件什么的就得要重新谈一谈了,或许暂时我不能放人,得把人养在庄子里……,看来,还是先选庄址,规划庄子吧。”
她以前就推测过,以这时代的情况模式套入中国古代史,知道这时代无论文化技术政治格局都不及隋唐,所以想来在印刷技术上也是有些问题的。
好吧,反正动手不容易动嘴不难,提点提点他们,改革一下,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
于是,重新讨论:庄子,内外规划?怎么避人耳目与宝藏出口相通?办个小印刷厂?书局的名字?
说到书局的名字,随心差点就想直接命名为新华书店的来着,后来想想实在是太出格了点,这么奇怪的名字一出来,不知会有多少人侧目,但她又舍不得放弃这个与她原本世界有关联,而且影响了数代人的名字,于是将新华二字颠倒,命名为华新斋。这个不伦不类的书肆名最终正式出炉。
刘七给选的本就是临近街面的房子,这是一开始就计划好的,为了这房子可花了高价钱,还托了一回关系。剩下的就是延请掌柜伙计、重整装修等等琐事。
燕十三当初做杀手时经营的一些传递消息的人手是他们最后的班底,而且人数极少,这些人等他们陆续抵京,是要留在庄子里的,因为只有这些才是他们目前最信得过的人。而这外面的,用寻常伙计即可,权当做普通生意。这么一来,对隐藏身份也有好处。
宝库的出口在岷山西南山脚处,庄子必然不能距此太远,幸运的是约十里地外还真有一处几乎破败光了的宅子,伴随它的还有一些已不可考的冤鬼故事。
于是庄子地址便选定了。
周围的地皮也一并买了下来,并利用那打探来的,似真似假的鬼故事,编造经历,声称是故主回归,官府衙门上下一打点,事情便名正言顺定下来了。
接下来,大兴土木。盖房子,造园子,搭亭子,种林子……
渐渐地,四邻八村的便知道了这么一家,主人有钱又挑剔,房子盖了一间又一间,工人换过一批又一批,更不惜价钱地弄来许多树木植了大片林子。
终于,庄子建成了,定名顾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