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章(2/2)
柳掌柜犹豫半晌还是说了,“您昨日特意再三吩咐,所有人都要在辰时之前到铺子,可是李婆子还没到。”
“还没到?”
姜锦花的语气顿时变得冰冷了起来。
柳掌柜也是见识过大户人家老爷夫人的人,可这会儿仍是被姜锦花的气势给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是,现在都辰时过了一刻了,后厨也没见着李婆子的身影。”
“那你先领着杏花去找孙婆子,让孙婆子教她一起做。”姜锦花说。
柳掌柜应了是。
杏花就跟着柳掌柜到后厨做活,而姜锦花则回身走到了大门口。
等她又回身将大厅的桌子挪了挪位置,大门外,李婆子才晃晃悠悠悠闲地走了进来。
李婆子看姜锦花已在玲珑斋内,笑着打招呼,“娘子,您来了。”
姜锦花看都不看她一眼,淡淡问她:“李婆子,现在是何时了?”
李婆子稳了稳心神,陪着笑道:“娘子,你昨日说要辰时到,老奴辰时一刻到的,也不算太迟啊,您就饶了老奴这么一回吧。”
“你当我这儿是慈善堂呢?”姜锦花冷厉的目光抬起,一字一句说道:“我说了辰时,那便是辰时。你若是不乐意守我这儿的规矩,那么你可以收拾东西立马走人!”
“老奴错了,娘子,老奴错了。”李婆子一个劲的道歉,她后怕起来了,“老奴再也不敢了,请娘子饶老奴一回吧。”
“行了,你去后厨帮忙做事,若还有下回,你清楚什么后果。”
姜锦花想着今日是开业第一日,大喜事的日子还是不闹糟心事了,便放她一马。
“是,谢娘子饶恕。”
李婆子夹着尾巴灰溜溜地往后厨跑去,活似有火烧屁股似得。
两个小二还有柳掌柜就站在大堂里,亲眼瞧见姜锦花训斥李婆子的一幕,三个人皆因她的目光打了个寒颤。
然而下一刻,铺子外有人正与姜锦花打招呼,三人便又望见她满面春风,扬起了温柔又和煦的笑容。
王小二垂着头,说道:“我看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事吧,别惹到娘子的不快了。”
柳掌柜敲打他一句,“娘子身为我们的主子,我们本就该为娘子好好做事,你俩还不去把桌子椅子都摆好?”
两个小二都应了是。
原本铺子几个帮工看姜锦花是村里来的,对她卖下这铺子都有些不屑一顾,但见识到了姜锦花的脾气之后,才知道这新主子看着像是一团面团,软趴趴的,可发起火来更像是火炮。
是惹不起啊惹不起啊。
姜锦花算着时辰差不多了,就走到门前,拉下牌匾上遮盖的红绸。
迎着早晨的阳光,她对着门外站着的人群边笑边道:“今日是玲珑斋开业第一日,前段时日我就在这一带卖槐花糕,应该还有人记得我家做的槐花糕吧?”
她一问,立刻有人答道:“记着呢,顾娘子的槐花糕味道软糯还不甜,可好吃了。”
“这位小兄弟,谢谢你的夸赞啊。”
姜锦花抱了抱拳,又笑着说:“因为今日是小店开业第一日呢,小店准备了煎饼果子的摊子,为大家现做煎饼果子。先进店的前十位客人,品尝煎饼果子小店分文不取。”
有人就问了,“顾娘子,您家这煎饼果子是什么?”
他一问,有人就说:“是呀,煎饼果子是什么,你们听说过吗?”
“没啊,还真是头一回听说。”
姜锦花神秘一笑,“既然大家这样好奇,不如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那边田小苗已打了一个鸡蛋,煎起了蛋卷来了,那香味顿时勾得有人忍不住了,“我要,我要,我第一个来!”
一有人出声,后面便一拥而来了。
玲珑斋的生意爆好,一上午店内来尝鲜的客人是络绎不绝。
令姜锦花没有料到的是,煎饼果子和豆腐脑是最受欢迎的两道,尤其是即便之后吃煎饼果子要收银子,还是有许多人想尝一尝。
而豆花呢,有的人喝了一碗甜的,还要尝尝咸的是什么滋味比较一番。
起初来人的时候,柳掌柜还有些不大习惯玲珑斋已并非茶馆,姜锦花就在他的一旁帮着算账找钱。
忙了一上午之后,他渐渐上手了,就不再需要姜锦花了。
中午,姜锦花驾着骡车带青竹回村去找顾疏。
早上姜锦花离家时,记得顾疏说过他会到村长家去,于是她就驾着骡车往村长家走。
青竹是头一回来小石头村,对这里很是新奇,“顾娘子,这里就是小石头村吗?”
青竹的一双眼睛很是澄亮,这孩子的内心十足干净,姜锦花爱怜地摸了摸他的头,回道:“是呀,这里就是小石头村了,往后你就要离开姐姐了,你怕吗?”
“不怕,我不怕的。”
青竹固执地摇了摇头,“是顾娘子给了青竹和姐姐新生,青竹感激顾娘子还来不及呢。”
姜锦花轻轻说了一句,“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青竹这样的性格,她就更放心他在顾疏身边跟着了。
顾疏腿脚不便,正需要一位细心又懂事的书童跟在他身边,随时来帮他的忙。
此时杨家的门外堆满了人,每家都带着自家的娃儿,有的手里抱着鸡,有的抱了一篮瓜果菜叶子,那场景宛如回到了现代人潮拥挤的菜市场一般。
姜锦花领着青竹走过去,青州从没见过如此大的仗势,有些害怕,只往她身后缩。
姜锦花轻轻回头一撇,又扭过头,,对着各家叔叔婶婶说道:“大家不如先回家吃个饭再来,晚些再记名村长又不会不给记,做什么在这里饿着肚子苦等?”
有婶子反应过来,当即走了,“三丫说的对。”
这一下子哗啦啦走了一半的人,但还有人仍站在外头等着。
姜锦花从一群人里穿过,径直走到村长家里。
杨村长就和顾疏在主屋里,杨村长点着数,顾疏在一旁抄名写在纸上。
姜锦花再一抬眼,杨秀荷端着茶水正要走来,看见了她,身子都定在了原地。
她一挑眉,也不去再看杨秀荷,而是喊了一声,“七哥。”
顾疏刚好把字写完,收起笔扬笑道:“阿锦,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你们这里忙的怎么样了。”
杨村长立马就笑了,他指了指屋外头,“三丫,瞧见外面一大帮子人了吗,我和顾秀才都招呼了一上午了,还有那多的人。”
真是开个村塾都快把全村子的人都叫到自家来了。
姜锦花也是笑,“杨叔心里肯定高兴吧,瞧这多的人想送自家孩子入学,一看就知道咱村子可都是重视娃儿念书识字的。”
杨秀荷这时端着茶水走近,正巧就听到姜锦花这番话,嘴里就是一句嘀咕,“就会在我爹面前说好听的”。
她把茶水放下,转而对着顾疏笑意甜甜,“顾大哥,喝茶吧。”
顾疏都没看她,很平淡回:“谢谢。”
杨村长那边还在笑,“是高兴啊,是高兴啊,看大家伙都这么想送娃儿念书,真是我没想到了的事。”
“那你们忙,我给顾疏送个人过来就走。”
顾疏抬头,一眼看到了她身后的青竹,“这是?”
“是我给你挑的书童,往后你教书不得有人帮你。有青竹在,我也更放心些。”
姜锦花又把青竹带到自己身前,“青竹,这就是我夫君,顾秀才。”
青竹又是不太娴熟地行礼,“小的青竹见过顾秀才。”
“嗯,你就留在我身边吧。”
顾疏对姜锦花带了个人过来并没有任何反对。
姜锦花也只是送青竹过来,把人送到了,她便要离开。
玲珑斋离不得她这个主子,她也就又飞快驾着骡车回到城里。
田小苗见姜锦花回来,一想就知道她还没吃午饭,便问:“三丫,你可要吃个煎饼果子?我跟你说,我做的老好吃了,好多人吃了一个还要了一个。”
姜锦花笑得不行,就点了点头,“好,那就劳烦田小厨,给我做俩煎饼果子。”
“好嘞。”
田小苗又砸吧砸吧嘴,她午饭就吃了一个煎饼果子,滋味那叫一个好,吃完她就不怀疑为何还有人又点了一个了。
姜锦花走到账台,原本想拿账本过个目,却听到李婆子的声音,“哎呀,那个煎饼果子瞧着就老好吃了,要不是娘子叫了田小苗去前面做,我都想自告奋勇去做了。”
姜锦花再一扭头,就看见李婆子正坐在后厨门口。
那用来扇火的扇子被她当作了扇风的扇子,李婆子就朝着门里面说这话。
姜锦花冷着脸过去,“李婆子,这都什么时辰了,你还在休息?”
“老奴,老奴……”李婆子一听姜锦花的声音,吓得连忙站起来往里头跑,“老奴这就是继续做事。”
姜锦花看着她的背影,拧起了眉毛。
这个李婆子不按时到就算了,还喜好偷懒,往后她要是再看见一回,她就把她开了。
“娘子莫生气,小的刚才算账没注意到李婆子,往后李婆子若再犯,小的会去提醒她。”
柳掌柜深感歉意,心里更是对李婆子一顿埋怨。
李婆子就会趁着他算账偷懒,她被姜锦花抓着,就会连带他也受罚。
柳掌柜不气才怪了。
“往后多留意。”
姜锦花点点头,没有斥责他什么。
她又走到后厨把杏花给叫了出来,“杏花,你可还习惯铺子的活儿?”
“回娘子,奴婢一切都好。”
杏花神采奕奕,小脸有些苍白但透着红,看起来很是高兴,“多谢娘子出手相助,奴婢很喜欢这里。”
“你习惯就好,你弟弟我已经送到了我夫君那儿,他会跟着我夫君到村塾去。你不用担心,有时间我会让你们姐弟见面的。”姜锦花又问她:“你可吃了饭?”
杏花摇了摇头,“还没呢。”
“我不是说了晌午去吃饭吗。”
杏花脸红说:“奴婢想多做点事儿,回报娘子。”
姜锦花摆了摆手,“行了,你这小身板可别饿坏了。只要你认认真真做事,我就很高兴了,快去吃饭吧。”
那边田小苗做好了两个煎饼果子,正蹦蹦跳跳过来,“三丫,我做好了,你快尝尝我的手艺。”
姜锦花拿了一个给杏花,“正好,你拿去吃吧。”
“谢谢娘子。”
杏花拿了就往后厨跑,想必想吃快点继续做事吧。
姜锦花也不喊住她,自己拿了一个煎饼果子就咬了一口。
田小苗给姜锦花做的里面料子放的很足,不但打了鸡蛋,加了几片小青菜,还撒了肉丁和葱末。
姜锦花吃了一口就给田小苗竖了一个大拇指,“田小厨,你手艺可真棒!”
“那可不是!”
田小苗的鼻子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开玩笑,她给姜锦花做的煎饼果子可不一样,这多馅儿的煎饼果子一个就是半两呢,那味道可不是二十文的煎饼果子能比的。
姜锦花三下两口吃完,乍一下还有点不过瘾,真有点想把手指头也舔干净了。
她侧眸看到台上摆着的糕点,走去拿了两块绿豆糕吃,又喝了一杯茶水,再揉了揉肚子,感觉差不多吃饱喝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