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爱妃别逃(穿书) > 第九十三章

第九十三章(2/2)

目录

“去做你想做的,以后鸾国还要交付在你的手上。”

李承霄跪在地上,施以大礼,郑重的将皇帝手中的接过了宝剑。

“你自小生活在朝堂之中,对朝野之事了如指掌,朕没有什么要多交代的,不过,朕只有一点要求,那便是,不要兄弟残杀,生于皇家,总有太多的不得已。”

李承霄接过宝剑,拱手一拜。

“儿臣领旨。”

“择日便可启程,朕会在明日,命人将大皇子从令安县召回京中。”

担心二人正面冲突,皇帝决定还是让二人先避开一段时日比较合适。

“心中有分寸,去吧!”

李承霄告退后,皇帝看着紧闭的房门忽然笑了起来,他眼神里藏着几分悲怆,岁月流逝转眼间他也年近半百,十几岁登上朝堂,仿佛还在眼前。

“摆驾,景寿宫。”

这种时候,他总想去那个地方,即使,故人不复。

景寿宫一切如常,养在旁边水缸里的莲花已经开了,沉睡水中的鱼儿也醒来躲在荷叶下避暑,退去了宫人,进了正殿,还是皇后生前爱的熏香,味道十余年未曾变过,却物是人为。

“嘉芝,朕来了,许久没来,你可怪朕?”他坐在正中的罗汉榻上,自言自语。

“霄儿长大了。如你所愿,他长成了一个刚正勇敢的孩子,心怀天下百姓,满怀一腔豪情。”默默地饮了口茶,皇帝带着皱纹的眼角多了几分柔和。

“他很适合做太子,这个国家以后也要交给他了。”

他倦了,早就想停下了,他不由回想自己年轻的岁月,刚刚登基,皇后陪在自己的身边,虽然膝下没有子嗣承欢,可二人心意相通,就是一件美事。皇后身体不好,多年没有子嗣,甚至不少大臣联名上书希望皇帝考虑家国稳定让育有长子的皇贵妃白氏成为皇后。

那时的场景他记忆犹新。

他将奏折当着百官的面撕得粉碎,砸在呈上奏折的言官脸上,然后指着百官怒骂,甚至放了狠话,若有人再敢说一句,便将其满门抄斩!

皇帝想到此,靠在了罗汉椅上,脸上带着几分笑意。

那时的自己,早就没了,岁月从他的身边带走了他的挚爱,也将他所有的棱角磨平,将他身上的那份倔强淤

血性抽走。

“嘉芝,你走了十八年了,朕很想你。”

一年后,皇后如愿怀上子嗣,由于皇后身子羸弱,自从怀了龙嗣后,身子便一日不如一日,月份尚小时,皇帝甚至想过,将孩子流掉,只要她在自己身边,就算有没有孩子又如何。但皇后对这个孩子爱的极深,她嫁给他近十年才好不容易怀了一个孩子,处处小心谨慎,甚至连出门都少之甚少,怕皇后伤心,他也未敢提过。

孩子出生,要了皇后的半条命,她煞白的脸躺在床上,手指勾住出生孩子的手指时,那种表情让皇帝现在想起都会害怕。

一种全然放下,了无牵挂的笑容,每每想起都让皇帝心如刀割。

他也曾侥幸的想过,也许有了孩子,皇后心情好起来,身子会越来越好,事与愿违,在生下李承霄两年后,皇后就撒手人寰,从此,天下浩大也无人并肩同看,他所有的年少意气和快乐也都随着皇后的入土一并随葬。

“你来了。”他悠悠的睁开眼,真心来此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自己,另一个是瑜贵妃。

瑜贵妃看到皇帝本想离开,见他已经发现自己却只能硬着头皮走进来。

“妾身拜见圣上。”

“嘉若,你可怨过朕?”

瑜贵妃肃穆垂眸站在一侧,脸上不见悲喜,“不敢。”

“只是不敢吗?”皇帝的声音很轻,犹如香炉里冉冉升起的袅袅香烟,翩然消散。

瑜贵妃眼神里带着几分悲戚,看着鬓角霜白的皇帝,慢慢的避开了目光。

“妾身今日之位,是因为姐姐在圣上心中的位置,也是妾身用一身的孤独换来的,人世无常,世事难料,妾身就算不放下,又能如何。”

“我们不过是两个可怜人,寄生于世间,若是这样想来,还不如嘉芝一般早点离开,免受人间苦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