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京城(2/2)
景行吐得难受,更是没力气耍嘴皮子,黎九轻轻地拍打他的后背让他不那么难受,“大叔,赶路吧,早死早托生。多谢黎公子,我已无大碍。”黎九轻声说道:“景公子无事就好。”
驾车的大叔扯着缰绳,扬起马鞭继续赶路,也许是嘴上不痛快,他就张嘴说道:“你个书生真是身娇肉贵,不就多喝两口凉茶怎么吐成这样,想想后面会试吃喝拉撒都在考场你怎么熬。书生,要不明个我返乡的时候再把你带回去?”
“大叔,莫要再打趣景兄弟,人在异乡水土亦愈不服,这也是难免。我这里有一瓶消食丸,景兄弟先服下压压吐感,过上几日水土不服自然就不治而。”黎九倒几粒褐色的药丸放在手心,也不管景行爱不爱吃,他便自顾塞到景行的嘴里。
药丸没浓浓的药草味道,陈皮加红果味道甜甘入口有些清凉,药丸在嘴中化开将口中的怪味都压下。景行觉得心中畅快,对黎九自然是感恩戴德,一改他无理的态度言辞中皆是感谢:“多谢黎公子的药,他日景行定当感谢。”
“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要是景兄弟真的想感谢,那就高中之日别忘了请我喝杯喜酒。”黎九为人客气,言辞也是好听,景行顶不喜欢这种做事极其圆滑的人,显得他格外笨。
“那黎公子可有的等了。”景行苦笑着自嘲道,手指头捏着腰间的一只玉牌轻轻地摩擦,“天下有才之人比比皆是,我的酒黎公子是喝不上,倒是我一知己好友,学识渊博通古博今,他的状元酒我可分给你几杯。”
“景兄弟即无高中之心,又为何千里迢迢遭受车马劳顿之苦?”
景行笑而不宣,只是饱含深意的握着玉牌,“一寸江山万古愁,一家更比一家愁,与其在家中饱受摧残,不如来考试,看看京中好风景。”
“你个书生,一路上嚷嚷会考,你就是出来玩的。你呀干脆随我一起回去得了,京城里随便拎出来一个人都是非富即贵,惹不起。这京中的公子哥都傲气的很,瞧不起外面来的学子,你何苦在这待着呢。”
“大叔此言差矣,黎某亦是京中子弟,你这么说岂不是将在下也置于不义。”黎九对他的话颇有微词,这话似乎将他置于泥沼之中污秽不堪,“京中多才俊,景兄弟在京中定能广交好友,受益颇多。”
景行看他们你来我往也很有趣,这黎九生起气来还真是有意思,明明气的不行,眉眼中却无丝毫波澜,只客客气气的看着驾车大叔。景行笑眯眯的看他,他也转过头巧笑回应。
黎九轻轻地摇晃纸扇,眼神落在景行脸上,言语谦谦的问道:“景兄弟在家中可有婚配?”
“婚配,难道黎兄已有婚配?”景行呵呵一笑,他正是血气方刚之时,按理该是许下一门婚事,但景行顽固,说他未取功名不能痴迷男女之事,“**皆空,自然是无一物。”
黎九一副不相信的表情,两手指一转就将折扇合死,扇子抵在下巴上,来回晃荡敲击下巴颏,“想不到景兄弟还真是有先见之明,这下景兄弟可尽情风流了。”
景行忍不住调笑道:“黎兄眼中尽是猥琐之态,难不成兄长在府中束缚甚多,才有这番感慨。”
“这位公子说的有礼,像我家的婆娘,性子火爆泼辣,真是个母老虎,说不得打不得,真是难伺候。”
“大叔,你就好好驾车,来的一路也不见你这么多话。”
“你个书生,吐在马车上我可没说啥,我就说了几句,你就啰啰嗦嗦,凭你这个性格你也难考上状元。”
“是是是,你说的对。”景行懒得和他废话,倚在米粮袋子上逍遥的四处打量。
京城的城墙灰而陈旧,城墙下柳条依依,清流缓缓而过,微风徐徐而过吹起古城文墨。京中多才俊,文人骚客多风雅,百年古城战火中涤荡留下千古绝句,许是靠的太近,城中的烟火气沾染上身。
“行之。”
城门外一青衫书生立于白马旁,眉清目秀自含浩然之气,烈日之下他额头冒出一层细汗,景行看清那人,自然是喜笑颜开大声喊道:“元清!”
不等马车停下,景行跳下马车,直接跑到那人身边,将他一把抱住,“五年没见,你可好呀?”
“我自然好,你终于肯来京城看我,伯父伯母身体可还安康?”
“老头当然身强力壮,来之时,柳伯父让我带些银两来,柳伯父是心疼你久未归家,你稍微宽心些回家看看。”景行只能如此开解柳元清,父子之间的恩怨景行只能言尽于此。
“景兄弟,你的书奁。”
“多谢黎兄。”景行接下书奁,三人面面相觑十分尴尬,“咳咳,这位是黎九公子,这位是我好友柳元清。”
“多谢黎兄对行之一路照料,柳某谢过。”
“柳公子太客气。既然景兄弟已有结伴之人,那黎某就不多做打扰,先行一步进城,他日再煮酒论今古。”黎九十分识得眼色,知道旧友重逢便不多打搅,客气辞行。景行自然开心,赶紧送了这人离开,才与柳元清慢慢悠悠的往城内走。
“你怎么知道我今日到京城?”
柳元清轻声一笑,忍不住调笑说道:“自然是心有灵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