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碧牡丹 > 番外:六州歌头

番外:六州歌头(2/2)

目录

骑马行出了很远,陆修思回头,还能看到一个绯红宫装的女人站在府门口看着自己这个方向,他无奈地想着,人这一生既然要对得起一些人,恐怕就注定会对不起另一些人。

江州远比陆修思想象的更加贫瘠,这里有大江大湖,本该是鱼米之乡,却因地处南北争夺之地而人力凋敝。不开战时,此地的百姓就像一群惶惶不可终日的蚂蚁,辛苦地低头抛食着能攥进手里的一切;一旦战起,他们这群蚂蚁就会被瓢泼的大雨冲的到处都是、流落四方,完全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久而久之,自然也没人愿意好好经营这一片土地,因为根本没人相信这是自己长久的归宿。

不仅是百姓,这里的官员也是暮气沉沉。在替陆修思这新任刺史接风的宴席上,酒过三巡,大家的话题便集中到了诉苦和埋怨上,甚至有人公开表示羡慕陆修思,认为他不过是走过场似的来这溜一回,以此作为将来升迁的跳板。

这些话陆修思都笑着听完,听完就过。往日京城世家子弟都流行清谈,他也有所涉足,但此时陆修思知道,没有实绩,多少豪言壮语都是白说。

他没有治理过州郡,只能先从小处着手,光为了搞清州治所在的九江郡粮田情况,就跟着府衙属官在田间地头跑了小半年。这之后招纳流民、开垦荒地、减免赋税,为了让人相信能有好日子过,往往每条政策都是一波三折。陆修思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怎么跟老百姓打交道,才知道他们在乎的是什么。乱世里人最需要的,无非就是活的像个人,说什么国家大义都没用,只有能帮他们修好水车、解决好田地纷争,或者找回走失的耕牛,人家才肯耐下心来听他说话。有段时间,陆修思一睡下来,连做的梦都是乡里乡亲来府衙打鸡毛蒜皮的官司。

然而民生相对还好解决,毕竟对百姓来说,有了田就有了一切的基础,他们遵循着传承千年的工作办法,并不用旁人多插手,但军事问题就不是给每个兵卒配把剑便能解决的了。陆修思为此搬出了多少制度兵法绞尽脑汁,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最大的问题是:没钱。

招募兵役需要钱、打造兵器需要钱、买良马需要钱,重整淮南防线修筑城郭更需要钱。陆修思当了那么多年君子,以往都认为仗义疏财是项美德,可翻阅府库呈上来的账目时,他真是一个铜板都不想往外掏,只想尽可能多地存一点,好用在刀刃之上。最困难的时候,连朝廷都已经囊中羞涩,他只能费劲口舌游说乡绅富户,忽悠下一个个大饼和“美好未来”,末了自己都料不到自己居然还有当骗子的潜质。

苦过、难过、气过、更无数次的灰心丧志过,但每天日头升起,他还是爬起来填补四处可见的窟窿,并收拾收拾心情,挤出一点毅力,自我鼓励下去。在这样周而复始的失败和一步一步的前进中,他一度忘了外任的初衷,甚至有时都会忘记刘洛妃,更所的面孔和事情挤掉了他所爱之人的声影,挤占了他已经满满当当的大脑。陆修思为这样的自己感到难过和愧疚,但他并不后悔。

陆修思有的时候,也不知道该说自己所处的是好的时代还是坏的时代:论好,他走在绿油油的田梗上时,会替那些耕农们感到遗憾,遗憾他们没有生在太平盛世。可论坏,他又庆幸自己身处这个百废待兴的时代,才有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路者,感受到万众一心的激昂。

“将军,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军议完了,有个小将忽然问道。

陆修思环视营帐中所有于会者,他们大多年轻,一腔热血、理想远大,所以按理他该说点慷慨激昂的话,好再为这群人添一把火,为明天的大战鼓舞士气。

可他低头笑了笑,只是简单道:“没有了,过去那么多日夜的演练摆在那,那么多百姓的眼睛看着我们,我知道我该做什么,你们知道你们该做什么,就行了。”

乱世无常中,为值得活着的而活,为值得一死的而死,就行了。

陆修思说罢,放下了指点沙盘的马鞭,披上大氅重新走入了幕天席地的白雪茫茫中。

※※※※※※※※※※※※※※※※※※※※

一看最后一次更新的日期……我这说好的番外可真是姗姗来迟啊OTZ

不过也实在是新坑挖的兴起,所以没什么脑子思考番外的事情,这个理由很冠冕堂皇吧

最后,大家国庆快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