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2/2)
老太监退了下去,主位上的少年表情冷淡,一双深红色的眼眸睥睨着他,最终什么也没说。
沈东灵在殿中跪了一夜。
窗外的晚风吹进来,沈东灵的膝盖隐隐泛疼,熏香在殿中飘散开,带着淡淡的檀香。
他许久之前就听闻过沈长胤的名字。
仙乘国这一任的太子,闻名诸国,传闻是天选之子,生的俊美无俦,文可韬前朝谢含玉,武胜镇北将军邓烨。
今年方十五岁,任军事副将,破镇岷十万大军,打的镇岷节节败退,不得不与仙乘求和。
镇岷多男儿,皇室血脉诸多,镇岷王挑来挑去,从中选出了他送到仙乘。
临走时父王握着他的手道,“我儿明理,父王对不住你。不求你得恩受宠,只愿你待在沈长胤的身边,凡事小心,能够在深宫中保全自己的性命。”
彼时远处是漫漫黄沙,镇岷的天空很蓝,海东青在天空中翱翔鸣叫,沈东灵仿佛被风沙迷了眼,眼里有些湿润。
他什么也没说,早在很小的时候他便明白了,帝王的恩宠,向来雨露均沾,他不会撒娇,逢人不悦色,再怎么沾也总是轮不到他。
只是在上了马车的时候,风吹起轿子上的珠帘,绿色的草地、密密的胡杨林与镇岷的一砖一瓦都逐渐消散的黄沙里时,他才意识到他要彻底离开这个生长了十六载的地方。
终究还是有一分不舍的。
他跪到第二日早上,眼睫下垂下一层浓重的鸦青,唇色隐有几分泛白,十指指尖冰凉。
瞳孔间缓缓映出一道人影,少年一身明黄色七爪金龙广袖金丝长袍,淡漠的眉眼垂下看着他,一双深红色的眼眸深邃不见底。
“起来吧。”
沈东灵身形晃了一下,起身时双膝都在发抖,他抿唇道,“谢殿下。”
他由下人领着去了东宫里的偏殿,质子身份低微不受待见,住的地方比下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间小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与一张木桌。木桌十分矮旧,上面有许多刀刻的划痕,看上去坑坑洼洼的。屋里连个能坐人的凳子都没有,处处乏善可陈。
沈东灵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拿着朱笔纸砚去了上书殿。
太子伴读有许多,朝廷的官员都尽心尽力的把自己的孩子送过来,希望能够得到太子的赏识,日后太子继位,好能守住官职步步荣升。
前朝多兄弟阋墙,在当朝却根本不存在阋墙的可能。无论是明帝还是当朝官员,全部都是统一支持沈长胤。
座位是随意坐的,沈长胤永远都是坐在中间的第二排,其他世子伴读也总是往沈长胤身旁坐,他身边的位子一天都不会空位。
沈东灵一夜未睡,一大早来了上书殿,除了沈长胤其他人都还没有过来。
沈长胤坐在位子上温书,沈东灵抱着笔墨纸砚径直去了殿里的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放下了书就开始趴在桌子上睡觉。
沈长胤垂眼看着书上的字,身边飘过一道人影,鼻间传来淡淡的松子和白栀子香味儿,他放在书上的指尖微顿,眼角瞟到那人正趴在桌子上睡觉,只露出来一个墨色的发旋。
他周围都是空位,若是这人稍微长点心思,就应该会往他旁边坐,而不是待在角落里。想来昨日的一夜都是白跪了。
世家子弟陆续都过来了,沈长胤周围很快坐满了人。
“殿下来的真早,用过早膳了吗?我今日带了虾仁莲子包子,殿下要不要尝尝?”
“殿下在看的什么书啊?可以借我看看吗?”
“殿下,这是我爹昨日从边关带来的话本,可有意思了…”
沈东灵蹙了蹙眉,换了个边继续睡。
夫子带着戒尺与讲书进来了,轻轻咳嗽了两声,底下全部安静了下来。
沈东灵的眉心舒展开来,周围终于不吵了。
“先来复习下昨日的《献钱尚父》 。”
“殿下先来吧。”
沈长胤放下了手中的朱笔,声音澄澈好听,把整首诗不紧不慢的背了出来。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好。下一个,赵翼州。”
沈长胤身旁的少年站起身来,也一字不落的把整首诗背了下来。
夫子又抽查了几个人,这些世家公子虽然贪玩,对待功课倒是一点儿也不马虎。
“今日,我们要讲的是先秦百家的诸子思想。”
夫子开始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讲到一半时,视线往殿里后排一扫,看到了最后一排趴在桌子上黑色的脑袋。
看上去略微有些眼熟,夫子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是这两日才过来的镇岷质子。
叫什么来着…好像是叫沈…沈东灵。
夫子向来一视同仁,对待这些孩子身份不分高低贵贱,都是同样的授业解惑。
夫子放下了手中的讲书,一路走下殿台,径直去了最后一排,拿戒尺在沈东灵桌子上敲了敲。
沈东灵睁开眼,眼睫阖了阖,尚未反应过来,一脸疑惑的看向面前的夫子。
夫子又拿戒尺轻轻在他头上敲了敲,摸了摸胡子道,“老夫讲的课这般没意思吗?你居然能睡得这么香。”
“那么你日后便坐第一排听吧,今日回去了罚抄五十遍诸子百家思想。”
沈东灵,“……”
l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