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制糖(2/2)
……
陈舟之所以对蔗的制造流程这么熟悉,还得益于现代发达的网络。
从各种各样的途径,总能了解到一些小段的制造工序,而这些工序稍加推演,便成了蔗的完整制造法。
或许土著们耗费一生都研究不明白怎么把甘蔗变成。
但对来自现代的陈舟来说,这一整套流程十分简单,以至于他第一次动手就成功了。
……
当然,虽然制未失败,但对目睹了整个制造过程的陈舟而言,还是能发现许多不足之处。
除了土著们手法不够熟练,压榨甘蔗的时候并没有将其中所有汁液都压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外,甘蔗的出率也是个严重缺陷。
陈舟不知道现代甘蔗出率怎么样。
他只知道,岛上种植的野生甘蔗,大约75斤甘蔗才能产出2斤红。
无论怎么看,这个比例都有些过于惊人了——惊人的低。
他曾经计算过,山涧两旁可供使用的成熟甘蔗面积大约有3亩地,这三亩地产出的甘蔗总重在21000斤左右。
也就是说,种了一年多的甘蔗,竟然只能生产560斤,至多不超过600斤红。
假如放在现代,除非挂上纯野生甘蔗的噱头,这600斤连肥料和人工钱都赚不回来。
即使是在17世纪,陈舟估计他这个“甘蔗地”的产率也远远不如欧洲农场主的专业甘蔗园。
而产率如此之低,根本原因就在于甘蔗品种——
野生甘蔗生长速度慢、外壳厚、果芯细、纤维多、含少,并不适合做产的原材料。
但眼下岛上只有这一种适合制的植物。
除了甘蔗外,陈舟唯一能想到的制材料就是麦芽,它可以制成麦芽浆。
然而陈舟并不了解麦芽浆如何制造,更不舍得消耗珍贵的粮食作物满足口腹之欲。
因此就算他对甘蔗的产率不满,也只能继续使用甘蔗制。
毕竟目前岛上只有十个人,年产600斤红在现代不值一提,到了这里,也算是个天文数字了。
……
顺利完成首次制,确定自己的思路和制造流程没问题后,陈舟立刻就把异常消耗体力的搅拌浆工作交给了土著。
他早就听说古代职业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这里面两样工作他都体会过了,撑船确实不轻快,打铁消耗体力也很快,今日与搅拌浆一比,他发现手工制造红完全可以列入第四苦。
这要是搅拌一天浆,就是铁打的汉子恐怕也熬不住。
作为岛上的“首领”,陈舟可不想辛辛苦苦帮土著们制造巧克力的重要材料。
他的目标是享受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折磨。
“他妈的,没抓土著前我自己干苦力,抓了土著我还干苦力,那我这土著不是白抓了吗”
……
土著们自从来到岛上后,帮助陈舟分担过许多繁重的体力工作。
但就在这众多重体力活中,搅拌浆仍旧能脱颖而出,成为每一名土著都不想去干的活。
别说搅拌一整天浆——这种工作没人能一口气干一整天。
就是一口气干上两三个小时,都能把人累的两只胳膊酸痛难耐,抬不起来。
要知道,他们要搅拌的可不是一小盆浆,而是一大锅浆,且在熬制过程中不能停手。
待浆粘稠后,搅拌起来简直和水泥没多大区别,没干几天活儿,土著就用弯了好几个铁勺。
……
负责管理此项工作的星期六很快就观察到了土著们低迷的工作情绪。
他注意到土著内部已经形成了一个个小团体,以斑马为首的势力在小团体中最为强大,尤其是斑马本人。
这家伙仗着自己汉语说得好,与“天神”、自己和星期日关系较为亲近,竟然逃避工作,总是命令其他土著替他干活。
他自己倒好,选起了那些轻快的工作,不仅能早早完工回家,还能趁其他土著不在偷着做点好吃的,给自己开小灶。
星期六意识到,斑马的这种行为就是传说中的“贪污腐败”,或者说是“以权谋私”。
在陈舟给他私下传授的课程里,这种现象往往代表着一个势力要从鼎盛走向衰落,是危险的信号。
……
星期六本想立即将这件性质严重的事报告给陈舟。
刚迈出屋门,他突然想起了“天神”曾经交代给他的话——
岛上的琐事不能总指望一个人,他和星期日必须尽快成长到独当一面,能独立处理这些事情的程度,他们要有自己的主见,才能做好“左膀右臂”。
未来岛上可能会有很多人,几十人、上百人。
乃至是他想象不到,超过群岛所有部落人口相加总数的天文数字。
到那时,需要他处理的事务不仅会更多,还会涉及更多利益,复杂十倍百倍,他总不能还找别人帮忙。
按“天神”的说法,每个出色的管理者都是从少数人开始,一点点积累经验,后续才能掌管更多人的。
今天只是七个土著之间发生的事情,他就要去找“天神”帮忙,是否太让人失望呢
……
思虑再三,星期六最终决定先自己处理这件事。
若实在想不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他再汇报给“天神”,让“天神”定夺。
细细分析,星期六感觉斑马的行为似乎还没到影响整个势力稳定的程度,不应对其采取过激的惩罚方式。
毕竟斑马是第一个站出来,主动投奔他们的土著,平日行事也极有眼力见,与土著们的关系还算不错。
分派给他的活儿他也尽心尽力,完成的非常出色。
假如因为这点小事就严厉处罚他,非但不能让被命令的土著解气,反而有可能使他们心生畏惧,觉得领导者喜怒无常,影响忠诚度。
再往细想,星期六认为土著们之所以不爱干繁重的搅拌浆活,主要原因在于大家奖励都一样,搅拌浆却要付出更多体力,弄得胳膊酸痛,浑身不舒坦,弊端太大。
这样吃力不讨好的活,显然不会有人愿意干。
尤其是其他土著都干着较为轻快的活时,自己却在闷头搅拌浆。
这一产生对比,搅拌浆的土著心里难免不平衡。
若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提高搅拌浆土著的收益,使他的收益对得起他付出的劳动,他心里平衡,乐于干活后,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